行業競爭加劇,小鵬打出“王牌”
“300萬輛年銷規模只是入場券。”4月16日,在小鵬汽車技術架構發布會上,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在談到目前行業競爭態勢時如是說。
在會后的群訪中,他詳細解釋了做出這一判斷的原因,并將車企活下去的門檻提升到500萬輛。事實上,由于車企在產品售價和供應鏈把控能力的不同,中高端和中低端車企活下去要達到的銷量規模并不完全一致。
何小鵬認為,中高端車型做到300萬輛的銷量就可以活,比如BBA他們車輛毛利率高,收入自然高。而中低端的車企由于產品定價等原因,只有做到500萬輛的銷量規模才能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何小鵬稱,汽車行業淘汰賽剛剛開始,明年燃油車銷量將加速下行,十年后主流汽車公司將只剩8家。子品牌會并入大品牌里面,最后形成“巨無霸企業”。
今年以來,無論是對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企而言,都是一場殘酷的競爭。3月,燃油車開啟的降價潮,依然無法阻止市場份額被新能源搶占的事實。
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車的零售銷量超過了131萬輛,較去年同期增加近24萬輛。而傳統燃油乘用車的零售量則從上年的385萬輛降至294萬輛,減少了約90萬輛。
燃油車的加速下滑,一方面給了新能源車企搶占市場的機會,但同時他們面臨的競爭壓力也愈發激烈。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新勢力三強之一的小鵬。
2023年上海車展的前夕,何小鵬花了一個小時給外界詳細講解了小鵬SEPA 2.0 「扶搖」全域智能進化架構,其主要包括動力、智能和整車三部分。
「扶搖」以平臺化的方式將各項技術打通,兼容多個研發平臺。這意味著,在這套智能架構下,小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覆蓋到包括轎車、SUV、MPV、皮卡等多種車型產品。
對小鵬來說,這套架構是它用來打造自己護城河的武器,在降低成本加速產品迭代的同時,其新車型研發周期將縮短20%,基于架構部分的零部件通用化率最高可達80%。何小鵬表示,目前SEPA 2.0「扶搖」已經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00億元。
某種程度上,小鵬這套架構可以理解為車企的通用平臺。目前,不少新能源車企都在加強自己的平臺建設能力,通過高通用型平臺賦能車企旗下的所有車型,可以縮短研發周期、降低制造和維護成本,同時還能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
明年智能駕駛體驗超過特斯拉?
何小鵬在會上分析了平臺架構的優勢所在。
過去,汽車開發完成交付后,其產品后面的基礎能力受限于供應商自身的能力限制。但現在的智能汽車完全不同,智能汽車大部分的成本和能力來自后期不斷的OTA升級,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有巨大的成本投入。“如何把這兩者最優地匹配好,是未來智能汽車的重點。”何小鵬表示。
在動力方面,基于「扶搖」架構下的車型將標配800V高壓SiC碳化硅平臺。據小鵬汽車介紹,該平臺標配3C電芯,較上一代充電倍率提升50%,同時兼容4C電芯,車樁結合實現最快充電5min,續航200km的能力。
另外,小鵬也正在加快充電補能網絡布局。今年小鵬將建成500個具備S4超快充能力的站點,核心城市車主的3公里補能生活圈覆蓋率將達到85%,全國車主3公里補能生活圈覆蓋率達到80%,以此實現真正的超充快充。
此外,智能體系方面涵蓋了電子電氣架構、XNGP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和智能座艙三部分。新的「扶搖」架構搭載了小鵬自研的X-EEA電子電氣架構,在這套架構下,小鵬在整車方面電子電氣研發成本降低了50%,智能體驗迭代周期縮短30%,OTA速率提升300%。
過去幾年,越來越多的車企花費大量資金投入智能駕駛的研發。但遺憾的是,直到目前仍未有車企真正實現了所謂的“自動駕駛”。不過,何小鵬對此做出了樂觀判斷,他認為自動駕駛的技術能力和成本,在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下半年,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認為智能駕駛最終要做好三個能力:一是足夠安全;二是足夠大范圍地使用;三是足夠便宜。”何小鵬表示,小鵬的XNGP主要是以視覺為主,雷達為輔,重感知、輕地圖的技術路線。
由于高精地圖的采集成本和政策法規要求限制,為了盡快提升城市智能輔助駕駛能力,目前多數車企正在嘗試“輕地圖,重感知”的路線,也就是通過加強傳感器的視覺感知能力,降低對高精地圖的依賴。
“高精地圖的邏輯是割裂的,這條路有圖,另一條可能就沒有,這導致用戶需要不停地接管車輛。”何小鵬認為,今年小鵬的XNGP還需要接管,但到明年就可以減少接管頻率,實現全流程、全閉環。
談到小鵬的智能駕駛,始終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動駕駛)。何小鵬在采訪中直言,今年小鵬XNGP在國內城市的體驗,肯定超過FSD在美國的體驗,“智能駕駛的能力跟成本是掛鉤的,如果100塊錢的能力,只用30塊的成本就能做出來,肯定性價比更高。”
過去,由于部分平臺無法兼容和升級,車企研發的產品越多,其智能化適配成本就會越高。“主要是升級的成本太貴了,只有在統一的架構平臺下才可能降低成本。”何小鵬談到,在「扶搖」架構下,小鵬準備在未來把最高等級小鵬智能輔助駕駛XNGP做成“標配”,同時,小鵬的智駕綜合研發效率提升30%,適配成本降低70%。
小鵬能否挺進8強?
今年下半年,小鵬計劃通過車云合作把GPT帶到部分車型中,以此提升車輛的智能化能力。基于「扶搖」架構,小鵬Xmart OS車載智能系統的研發成本會進一步下降,其中軟件適配成本降低85%,語音綜合研發周期縮短50%,語音對話服務成本降低50%。
此外,在整車制造方面,小鵬帶來了一體化壓鑄工藝。小鵬表示,目前已經具備前后一體式鋁壓鑄量產車身的能力,最大壓鑄力達到12000噸。與之對比,特斯拉去年完成了9000噸壓鑄機的組裝測試。
可以說,「扶搖」架構凝聚了小鵬多年來在技術研發投入上的成果。在這場頗為硬核的技術發布會上,何小鵬顯得從容淡定。但在會后的群訪上,他也罕見地談到了小鵬過去面臨的“艱難時刻”。
“最難的應該是2019年。那時候投資的4億美金有一半是自己出的,但對汽車廠商而言,幾億美金也只是杯水車薪。”他坦言,最艱難的時候也曾想過如果小鵬走不下去了怎么辦。
“當時想如果小鵬快不行了,首先把員工的工資、獎金以及供應商的錢付了。”何小鵬說。
相比5年前,如今的小鵬無論是其銷量規模還是營收表現早已大不相同。何小鵬在會上感慨,2025年,已經不會再有新造車企業了。“在2025年像踢世界杯一樣,誰都可能進32強,但在后面的5-10年,所有的車企在踢‘世界杯’,也就是‘32進8’。”
而小鵬的這一系列研發投入能否為其拿到進入8強的入場券?
他認為,想要成為8強里的一員,車企要做到三點:全新架構,在成本、效率、體驗、全球化上做到很好的平衡;底層需要較強的全球化組織管理體系,把車企的規模、供應鏈、制造、安全、質量真正把握好;能不能面向全球實現營銷,最后做到有規模的硬件和有規模的軟件。
“這是挺進決賽的必要條件,還不是充分條件,而這也是小鵬在全新架構體系中正在做的事情。”何小鵬談到,2025年小鵬要實現盈虧平衡,而且最終的成果是巨大規模。
作者 | 韓玲
編輯 | 田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