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冰淇淋引發的“災難”
寶馬MINI又道歉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21日上午9點,針對上海車展的“冰淇淋事件”,寶馬MINI在官方微博發了第二份道歉聲明。
▲(4月21日,寶馬MINI發布的第二份聲明。圖/MINI中國官微截圖)
和4月20日的第一份回應相比,寶馬MINI對此前流傳視頻里的人員身份作出解釋。
“在18、19號兩天,寶馬MINI通過MINI App領券的方式,共發放了600份冰淇淋給來到展臺的觀眾,除了每天300份的發放外,還預留了少部分給現場的同事。而此前,網上流傳視頻里看到的4-5個‘老外’,都是佩戴了員工胸牌的同事。”寶馬MINI說。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在4月19日的上海車展上,有現場觀眾在寶馬MINI展位上拍下了一段視頻。
從拍攝的畫面看,寶馬MINI安排了給訪客發放冰淇凌。有兩位中國女士前來詢問,但兩位年輕的工作人員回答“沒有了,發完了”。隨后,一位外國男士也來到展臺詢問,這兩位工作人員很快拿出來一盒冰淇淋,并向其介紹如何食用。
4月20日,該視頻在全網發酵,“寶馬MINI”沖上多個微博熱搜,被全網質疑區別對待中外訪客。
一時間,“歧視中國人”、“說‘家在中國’,寶馬就是這么對待中國家人的?”的質疑聲充斥各大社交網絡。
當天下午2點12分,MINI中國在官方微信發表聲明稱,“上海車展現場禮-甜寵”活動,本意是給逛展的大小朋友送上一份甜蜜。“因我們內部管理不細致和工作人員失職引起了大家的不愉快。對此我們真心道歉!我們檢討自己并改善管理、加強內部培訓,努力為每位朋友提供好的服務和體驗。再次真誠向各位道歉!”
這份回應還算及時,但沒有得到網友認可:“就這?就這?我去找GPT寫得都比你好!”大家普遍認為,寶馬MINI給出的解釋不夠明確,道歉不夠真誠。
▲(4月20日,寶馬MINI發布的第一份聲明。圖/MINI中國官微截圖)
產經觀察家、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對「市界」表示,寶馬MINI的第一份道歉聲明雖然及時,但措辭值得再商榷。“對于負面新聞,真誠的道歉是格外重要的。”
為了不惹火燒身,涉事冰淇淋品牌Luneurs隨后緊急發聲:“我們感到十分遺憾,并在第一時間展開了調查,在此我們想澄清一個事,Luneurs品牌未參與上海車展期間寶馬旗下MINI品牌活動的任何現場運營,我們是僅提供冰淇淋產品的供應方。視頻中出現的兩位工作人員及其具體服務并非由我方負責,與本品牌無關。”
在網友看來,Luneurs處理公關危機的文案,有調查,有內容,顯然比寶馬MINI寫得負責多了。
4月20日下午,寶馬MINI的展位成了整個上海車展的焦點。有博主在展臺前做直播,還有人在展臺旁稱向中國人免費發冰淇淋。
但從后續流出的視頻看,這些圍在展臺旁的人,被保安強行帶離現場。此舉反而讓寶馬MINI挨罵更多了。
一盒冰淇淋,兩份道歉聲明,竟然引發這么大爭議,這恐怕是寶馬MINI沒有想到的。
在了解了輿論發酵的經過后,一位公關公司合伙人表示:“第一次發聲應該發第二份,這個能夠講明白事情原委,然后趕緊補救。現在都過去一天了,再發有點晚。”
但文字傳遞的情感有限,總有人會在聲明中能聽出一些“弦外之意”。
寶馬MINI在第二份文末稱:“事件中的兩位禮儀也是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可不可以請大家給她們多點寬容和空間?”
有網友對這種反問式道歉表示不能接受。還有人覺得,此番解釋更像是在撇清自己的責任。“只是希望公眾原諒現場負責的工作人員,而不是用一些實際行動來給到公眾。”
易觀分析汽車出行行業中心分析師王珂認為,第二份聲明不僅與第一份毫無聯系,而且還對公眾進行反問,由此導致了公眾的極大反感。
這場“冰淇淋事件”終究還是演變成了一場史詩級的公關災難。
▲(2023上海車展,寶馬MINI展臺。圖/市界)
據接近寶馬的行業人士透露,寶馬MINI隸屬于寶馬集團,但兩邊的公關團隊都是相對獨立的,有時候會對調,“但像車展的禮儀人員,一般是外包給第三方的活動公司負責。”
“不是很了解具體的內部環節是哪里出了問題,所以不好評判,也可能是品牌方被動受害。事件中的冰淇淋工作人員,可能也是合作的活動公司安排的臨時人員,其培訓工作也做得不到位。”國內某知名公關及4A廣告服務商告訴「市界」。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這原本是一件孤立性的事件,但在互聯網的傳播語境下,事情現在已經被放大了。
截至歐洲中部夏令時間4月20日收盤,寶馬法蘭克福股價大跌,市值蒸發了超180億元。4月21日,“寶馬蒸發市值可買5億個冰淇淋”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
4月21日中午,有媒體在現場看到,寶馬MINI展臺在發放小禮品,包括鑰匙扣等。據工作人員稱,涉事的兩名女生已離職,正內部復盤看是否要繼續回應。
恐怕半個董事會都要被氣壞了
車展前夕,在寶馬的品牌之夜上,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全程用中文致辭,以表對中國市場的尊重和重視。他在現場反復強調“家在中國”,并且透露集團近半個董事會都來看展了。
但現在,恐怕半個董事會都要被氣壞了。他們沒想到,籌備車展辛苦數月,竟毀在了冰淇淋上。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一直表示自己非常喜歡中國,他認為中國永遠有一種開放的心態,這種心態可以引領中國汽車市場位于行業變革前沿,所以汽車制造商、供應商和其他供應鏈的合作伙伴都在此,也能積極推動汽車行業未來的發展。
從寶馬集團近年財報看,中國已經成了其汽車銷量最大的單一市場。
2019年開始,寶馬集團在中國的交付量屢創新高,當年72.36萬輛的銷量數據,創下了其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最好的銷售紀錄。
到了2022年,寶馬集團在全球銷量近240萬中,1/3的寶馬和MINI流向了中國市場。2023年第一季度,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累計交付了19.48萬BMW和MINI汽車,承擔起了寶馬1/3的全球銷量。
寶馬集團看到了中國市場發展的巨大潛力,為了更好地深耕,集團高管訪華的頻率升高,中文水平都長進不少。
業內人士說,寶馬集團一直都在向外界表示“中國是寶馬最具戰略意義的市場之一”,展示自己的決心和努力。但這次,它竟在一盒冰淇淋上“翻車”了。
其實,寶馬集團內部對MINI是有偏愛的。
1994年,走投無路的英國羅孚汽車公司,帶著旗下路虎、MINI等品牌,投入寶馬麾下。那時的寶馬剛剛進入中國市場。
兩年后,MINI的銷量重回巔峰,但收購帶來的資產包袱實在太重了,在勉強維持6年后,寶馬決定把一些品牌賣掉。
羅孚、MG名爵、路虎全都成了棄子,唯有MINI,寶馬留下了,并且在甩掉“爛攤子”后,注入3.6億歐元,重新建設MINI工廠。后來的事實證明,MINI的確為寶馬帶來了不錯的業績。
但近兩年,隨著中國市場微型電車的熱銷,五菱宏光MINI EV成為“國民神車”,長城推出了專注于女性賽道的歐拉品牌,比亞迪也推出了微型電車海豚,包括奔馳旗下的微型車品牌Smart,也以全新面貌回歸中國市場。
而寶馬推出的微型MINI,由于30萬元的定價過高,銷量數據并不驚艷。2022年,MINI品牌在國內賣了2.87萬輛,僅占寶馬集團在華銷量的3.63%。
為了跟上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腳步,寶馬已經不滿足在國內僅是與華晨集團經營合資公司那么簡單了,它還要為國產寶馬純電動車做更多準備。
2019年,寶馬集團與長城汽車共同出資成立了光束汽車的項目,雙方各自持股50%,加速寶馬MINI在國內市場的電動化轉型。
據悉,這是寶馬在全球范圍內的第一個純電動車合資項目,規劃每年產能為16萬輛。雙方的合作不僅局限于生產層面,也包括共同研發純電動汽車的可能。
2022年,寶馬集團停止在英國牛津工廠生產MINI電動車型,并將該生產線轉移到中國。他們認為,牛津工廠并未做好生產電動汽車的準備,而光束汽車未來可能承擔著代工廠的角色。
坊間傳言,英國有關部門被氣得夠嗆,認為寶馬在給中國提“投名狀”。
據悉,寶馬MINI已經從今年3月1日起改變了傳統的經銷模式,轉而在國內實施代理銷售模式,原經銷商則為代理商和授權維修商。此后消費者都需要從寶馬官方渠道訂購新車。
但如今,“冰淇淋事件”讓寶馬MINI的未來銷量被打上了問號。
針對MINI翻車對寶馬在國內發展影響,王珂認為,短期內肯定會對寶馬的形象有很大的影響,但長期來看,這也只是一個熱點事件。“時間將會沖淡一切,畢竟寶馬的品質和產品地位都是擺在那里的,影響應該不大。”
近幾年,有不少國外的高端品牌,都因為“雙標”問題在中國市場翻車了。
“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消費者除了看重產品和技術外,對品牌的文化和價值理念的認同比重也在提升。部分國際大牌要想在中國市場穩健經營,更需要尊重中國市場和用戶,其經營管理也要做進一步的優化。”丁少將說。
作者 | 程靚 楊俏
編輯 | 田晏林
運營 | 賈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