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紅牛商標之爭近7年,如今愈演愈烈。近日,“中國紅牛被禁止生產銷售”上了熱搜,起因是泰國天絲集團拿出吉林高院和黑龍江高院關于紅牛商標案的兩個一審判決,行業媒體報道稱,根據判決,中國紅牛已經被禁止銷售,在多個渠道被下架,引發熱議。
事件發生后,中國紅牛緊急辟謠,稱公司生產銷售一切正常,不實信息上熱搜是網絡水軍抹黑,依據五十年協議,泰國天絲無權在中國經營紅牛飲料。并且,中國紅牛還特意發出了生產基地工廠車間的照片,以此證明工廠生產經營沒有停工跡象。
「市界」注意到,目前在京東上搜索紅牛,有來自中國的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也有來自泰國進口的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根據中國紅牛經營方華彬集團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紅牛銷售額為121.97億元,超預期完成年度目標計劃的58.6%。2022年全年華彬集團總銷售額為215.38億元,但并未披露紅牛產品的銷售情況。
4月25日,泰國天絲發布聲明回應稱“‘五十年協議’不是華彬集團實施侵權行為的借口”,4月26日中國紅牛再次發布回應,“十問泰國天絲”。問題主要聚焦在,泰國天絲算不算承認簽署了《五十年協議》?泰國天絲憑什么在中國獲取近百億的利益?中國紅牛生產紅牛飲料不足28年,泰國天絲撕毀協議是不是公然違約?
(圖源/中國紅牛官網)
紅牛商標拉鋸戰是從2016年開始的,多年以來華彬集團旗下的中國紅牛與泰國天絲就“紅牛”商標授權合作期限問題頻繁對簿公堂,從目前雙方的罵戰看,雙方絲毫沒有握手言和的跡象。
在雙方互相撕扯的這些年,中國維生素飲料已經大變天,東鵬特飲直接殺了出來,并且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目前公司市值超700億元。去年東鵬特飲一共賣了85億元,同比大增21.89%;今年一季度其營收再次實現雙位數增長,一個季度賣了近25億元。(作者|張繼康 編輯|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