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價格下探到2000元以下
(資料圖)
時隔兩年的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終于在萬眾期待下拉開了帷幕。4月27日,就在開幕的第一天早上,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外面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這次終于能和老客戶們見面了”,有參展商在現場說道。在人頭攢動的會展上,最常看到的一個場景就是兩個人迎面擁抱,并說一句“好久不見”。
“整體感覺廠家參展熱情還是比較高,另外,大家對今年的市場也有比較強烈的期待,從營銷推廣的角度也需要有一個展示產品實力的機會。”在全程參與完第一天的展會后,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對「市界」表示。據了解,今年也是近幾年國內外參展企業數量最多的一屆,超過了1200余家,比2021年要多出近200家。
在今年“智科技,創未來”的主題下,智能家居、智能家電等智慧生活場景仍然是參展企業們大秀肌肉的重頭戲。在面積最大的海爾智家展館,其智慧家庭場景品牌三翼鳥牢牢占據了C位,吸引了不少參展商前來親身體驗“智慧大腦”的神奇;與海爾相隔四個展館的海信,則是靠“大屏”吸引了參展商們的注意力,在展會上,海信不僅展示了全球首款8K激光電視LX,現場還有以UX、U8、U7為代表的超大屏矩陣。
除了這些智慧場景展開了無限的想象力外,部分創意的新產品仍然出現在此次展會中,就在展會的第一天,包括蘇泊爾、愛餐集團、捷賽廚電、添可等在內的企業展臺上,炒菜機器人這一廚房小家電品類就牢牢占據著C位。
(圖源:視覺中國)
在當天下午的新品發布會上,蘇泊爾發布了新品智能炒菜機器人COOK3,售價在1799元。據其介紹,這款產品內置幾百道菜譜,而且還有爆炒、清炒等模式,還有獨特的的“大廚掂勺”技術,能夠自動讓菜品達到像大廚掌勺一樣的翻炒效果。
在捷賽的展臺上,他們則推出了最新的自動炒菜機。與蘇泊爾一樣,捷賽的新品也在“翻炒”這一烹飪上面下足了功夫,根據介紹,這款炒菜機用了行星翻炒技術,可以做到模擬人全方位無死角的攪拌,讓烹炒區域無死角翻炒,并且提高翻炒均勻的效率。
2.能成為網紅小家電嗎?
自動炒菜機,這個聽起來有點像“智商稅”的廚房小家電品類正在變得流行,同時也吸引了一眾大佬爭相入局。據未來消費報道,在美團人稱“老K”的郭慶也在去年做起了炒菜機器人,在對話中,郭慶表示,炒菜機器人的出現讓中餐“麥當勞化”變成了可能。此外,趣頭條也孵化出過“庫盒”炒菜機器人,創始人譚思亮在其背后公司的持股比例達到50%以上。
事實上,早在2017年,AWE的會展上就出現過自動炒菜機這一品類,當時某品牌的展商現場展示了如何用自動炒菜機炒菜,結果用了繁瑣的五分鐘才做出了一道“開胃青瓜”,看得人們急得跺腳,“還不如我自己動手炒”,有人這樣評論道。
在眾多品牌構建的設想里,自動炒菜機將完全解放人們的雙手,自動設置菜單、根據時間加配調料,甚至還能模擬中餐大廚大火爆炒的場景,實現懶人炒菜。一份中金公司的研報也指出,隨著炒菜機產品功能的不斷改進,其自動化、智能化、一機多用的特點有望解決“廚房小白不懂烹飪”“打工人沒時間做飯”“廚房空間不足”等關鍵痛點,成為下一個潛在爆款賽道。
(圖源:視覺中國)
就目前來看,自動炒菜機昂貴的價格也是其無法下沉到大眾市場的主要原因。目前,市面上幾款主流的自動炒菜機價格都在2000-5000元,添可的食萬3.0料理機價格在4290元;蘇泊爾的小C炒菜機價格則在4999元,這與廚房小家電本身的廉價屬性背道而馳,“與其花五千塊買個炒菜機,還不如點外賣”,有人評價道。
此外,自動炒菜機是否能真正規模復制中餐口感也有待探究。有研究指出,中餐最具特色的就是加工方法,煎、炒、烹、炸等使中國菜具有色、香、味、形,這是其出類拔萃、不可替代的重要原因,而這一加工方式卻很難快速流程化復制。
不過從長期來看,餐飲市場也離不開自動炒菜機的參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愛餐集團董事長何青就表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它的市場,民以食為天。”
國宏嘉信資本馬志強指出,餐飲行業4萬億的市場,連鎖化率不足6%,中式快餐品類8000億市場規模中,大半壁江山為夫妻店,標準化、品牌化運營存在較大的市場空間。以中央廚房配送+設備自動炒菜的方式,重構餐飲產業鏈,可以實現快速、標準化、低成本的開店和運營。設備本身賦能傳統餐飲門店替代廚師,市場價值和意義非常大。
自動炒菜機對于大眾來說仍然是一個陌生的品類,2021年淘數據顯示,其銷售額僅1.78億元,占廚房小家電整體銷售額的0.4%。不過樂觀的一點是,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迭代,自動炒菜機的價格有望趨向低價,也有望觸達更多的消費者,蘇泊爾在今年AWE推出的1799元炒菜機,就已經率先向兩千元以下的“底價”發起了挑戰。
未來,炒菜機能成為下一個網紅小家電嗎?
作者|張繼康
編輯|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