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曾打出“一生只送一個人”標簽的DR鉆戒母公司迪阿股份,股價迎來下滑,當日收盤跌4.52%,報42.28元/股,總市值僅存169億元。
就在前一天晚間,迪阿股份發布2022年年報與2023年一季報,營收與凈利潤均出現下滑。其中,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36.82億元,同比下滑20.36%,凈利潤也在下滑43.98%后,僅存7.29億元。而在今年一季度,這兩項數據則再度下滑42.27%與73.15%,僅為7.05億元和1.01億元。
在年報中,對于業績的下滑,迪阿股份將其歸結于經濟不景氣,以及行業競爭的加劇。
【資料圖】
迪阿股份主要從事珠寶首飾的品牌運營、定制銷售和研發設計,公司旗下的主要品牌就是上文提到的“DR”,其“一生只送一人”的購買規則,是一大主打賣點。其中,求婚戒指與結婚對戒兩項業務,分別占據迪阿股份2022年營收比例的78.84%與19.38%,合計接近99%。
可就在2022年9月,迪阿股份卻因“DR鉆戒成本4000賣1.5萬”、“800元可刪購買記錄”等話題屢登熱搜,并引發熱議,甚至有人吐糟這是“智商稅”。
實際上,最近幾年,迪阿股份的毛利率一直維持在70%左右,即便是在業績大減的2022年,迪阿股份的毛利率依舊沒有太大變化,線上自營、線下自營與線下聯營板塊均保持在70%左右,至于毛利率只有20.32%的線下經銷業務,甚至已經消失。
不過,迪阿股份的銷量,的確在2022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2022年,迪阿股份的珠寶首飾銷售量僅為51.7萬件,遠低于上一年同期的73萬件,而庫存量更是從18.6萬,暴增至28.4萬件,增加了近10萬件,對于迪阿股份而言,似乎并不是一個好消息。而在2023年第一季度,迪阿股份還交出門店凈減少2家的成績單。
值得一提的是,在業績發布的同時,迪阿股份還透露,對上市募資投建項目“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和“鉆石珠寶研發創意設計中心建設項目”進行延期。
雖然掛上了“研發”的名號,但迪阿股份籌集的資金,其實主要用于銷售渠道的打造和流動資金的補充,后者甚至“超額”完成任務,至于鉆石珠寶研發創意設計中心的建設,不僅用到的資金最少,也是完成度最低的項目。而最近幾年,迪阿股份用于研發的費用,每年只有一千多萬元。
對于迪阿股份的業績表現,投資者當然也看在眼里。其實,自2021年底上市以來,迪阿股份的股價基本就處于一路下滑的狀態,從高點的174.78元/股算起,一年半不到的時間,就跌去近76%,甚至已不及116.88元/股首發價格的一半,市值損失高達530億元。
迪阿股份股價的持續走低,不僅令那一批打新者有苦喊不出,也令身為老板的張國濤,損失慘重。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張國濤、盧依雯夫婦,通過第一大股東迪阿投資(珠海)有限公司,以及共青城溫迪貳號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合計至少持有迪阿股份高達88%的股份,為實際控制人。
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張國濤、盧依雯夫婦的持股價值可達149億元,并在一年半多的時間里,損失466億元身家。
(作者|馮晨晨,編輯|劉肖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