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一條“楊紫申請強執拉夏貝爾網店25萬元”的消息登上熱搜
(資料圖)
事件起源于2016年,楊紫曾簽約代言拉夏貝爾旗下的Puella品牌休閑服裝產品,合同應在2018年11月到期。可在2021年初,該公司旗艦店仍將楊紫作為該產品的代言人進行推廣。于是,楊紫將其告上法庭。法院認為,此舉已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并判決涉事的上海優飾服飾有限公司刪除侵權圖片并向楊紫道歉,同時賠償經濟損失25萬元。
對此,網友的聲音幾乎呈現一邊倒的趨勢,“合作到期后還在用楊紫的形象牟利,本來就是商家的問題,支持楊紫維權”、“即便對楊紫而言,這些錢還不如拍一天戲賺得多,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本身就是一種正確的決定”。
不過,楊紫能否拿到這筆賠償,還是一個問題。
天眼查顯示,上海優飾服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冊資本2000萬元,主要從事服裝服飾、鞋帽、皮革、箱包、化妝品等的銷售業務,是港股上市公司拉夏貝爾的全資子公司。
可事實上,上海優飾服飾有限公司目前不僅已成為失信被執行人,還多次遭到限制高消費的舉措,就連2021年的一筆應履行金額,目前都顯示沒有執行,而其面臨的官司也是數不勝數,包括加工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類型。不僅如此,該公司的股權也已被悉數凍結,或無可執行資產。
實際上,拉夏貝爾,也已自身難保了。
就在5月5日,拉夏貝爾發布公告稱,將繼續停牌,且公司目前已被法院裁定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并將持續配合管理人有序開展債權人申報、債務及資產核查等工作,與各方共同商討解決公司債務和未來經營發展的方案,努力化解債務問題。
而今年2月停牌之際,拉夏貝爾的股價為0.25港元/股,總市值僅存1.37億港元,距2015年巔峰時期的14.425港元/股,已跌去超過98%,市值損失數十億港元。至于A股的拉夏貝爾,已于去年5月慘遭上交所摘牌,且由于上市僅四年便退市,一度被股民調侃稱為“A股最年輕的退市股”。
拉夏貝爾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多品牌運營的自有品牌服裝連鎖零售企業,主要從事服裝自主設計與研發、外包生產、品牌推廣和直營銷售,曾一度獲得“女裝之王”的稱號,創始人為邢加興。
可時過境遷,由于產品定位不清晰,且未能完全跟上時代的步伐,拉夏貝爾早已失去了她的王冠,或許正如一位網友所說,“買得起的看不上,看得上的買不起”。2022年年報顯示,拉夏貝爾不僅營收再度“腰斬”,僅存不到2億人民幣,且依舊沒能實現盈利,而自2018年算起,拉夏貝爾5年合計凈虧損金額,已達62億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拉夏貝爾的最大營收來源服裝板塊,占據著總營收的超過一半,其次是占據營收1/4的租賃業務。在服裝板塊中,除貢獻最大的主品牌La chapelle外(全年營收6115萬元,總營收占比超過30%),排在第二的便是上文提到的Puella,全年實現營收1889萬元,占總營收比重的9.5%。
有意思的是,就在被楊紫要求索賠25萬登上熱搜的同一天,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還在某拍賣網上,將拉夏貝爾另一家全資子公司——拉夏貝爾服飾(天津)有限公司的一處工業房地產進行二拍,可即便給出3.25億元的評估價,并以近乎腰斬的1.83億進行起拍,但目前依舊沒有買家入局。
(作者|馮晨晨,編輯|劉肖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