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出圈
基金經理出圈的方式有很多種,但靠著分享自己的家長里短而成名的卻不多見。
這幾天,德邦基金經理雷濤就靠著“好男人”的人設受到關注。
(資料圖)
有投資者在財富管理平臺基金經理請回答上向雷濤提問:作為基金經理,當基金不停下跌的時候,你都在做些什么?
雷濤幽默地回應道:“當我的產品持續下跌的時候,我都在努力的做點家務,這樣我老婆可能就能少罵我一點,畢竟她買了不少我的產品。”
這樣幽默風趣的回應,在基金凈值普遍下跌,投資者焦慮情緒不斷蔓延的當下,迅速俘獲了不少“基民”的心。截至6月8日,該話題在螞蟻財富上獲得了近30萬的閱讀,近2000名“基民”在評論區向雷濤提問。
在被問及家人是否真的購買了他管理的產品時,雷濤也斬釘截鐵的說道:“當然是真的,我老婆一開始買的也不多,是基于對我盲目的信任。但后來應該是體驗還不錯,她就陸陸續續又加了好幾次。”
雷濤目前在管2只產品(A類C類合并計算),分別是德邦穩盈增長、德邦半導體產業,總規模為8.92億元。其中雷濤和基金經理吳昊共同管理的德邦半導體產業的管理規模占了雷濤在管規模的絕大部分,達8.8億元,而德邦穩盈增長是一只妥妥的迷你基金,規模僅有0.12億元。
“德邦半導體產業是一個賽道型基金,投資的方向會聚焦在半導體上面,而德邦穩盈增長會聚焦在人工智能這個領域,兩個產品會有一些重合的地方,但側重點會有很大不同。”雷濤介紹道。
凈值走勢上,4月以來兩只基金都有一定程度的回調。不過,這兩只基金的業績還算不錯。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8日,德邦穩盈增長A近6個月收益為30.02%,同類排名20/2264,跑贏大部分同類基金。此外,德邦半導體產業A近6個月收益則為29.54%,同類排名8/3519,同樣跑贏大部分同類基金。
“能夠有很好的表現還是開心的,這說明給持有人帶來好的收獲。”雷濤開心道。
不過,他也提醒廣大基民,科技投資,變化多端,要保持平常心。
“科技股波動比較大,波動的控制難度很高。我們最核心的控制方式在于不押注個股表現,只聚焦邊際變化最大的細分產業。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回撤。但是通常來說,波動仍然會比較大,這個也是投資科技產業的特點。”他表示。
面對質疑
雷濤出圈也引來一些質疑聲音。有持有人表示:“希望雷經理再加把油把業績搞上去,不負投資者期望,我的持有至今已經變成負數了。”“7月還沒到就提前宣傳,半導體不跌能行嗎?”
對此,雷濤對「市界」表示:“把這些都當做是對我的鞭策,讓我更加努力的去把凈值做好。也非常希望如果下一次有機會還能出圈的話,是因為我的業績表現比較好,因為我的專業能力。”
一位接近德邦基金的人士也表示,“并不想就基金經理因幽默出圈講太多,還是希望用業績的方式讓大家認識,這才是一個比較正的方向。”
事實上,雷濤擔任基金經理的時間并不長,截至目前僅有1年半,可以說是一位妥妥的新手基金經理。
公開資料顯示,雷濤從上海交通大學碩士畢業后,曾在華為任職,期間親歷了國內半導體行業飛速發展的進程,隨后進入華安證券任研究員。2021年6月加入德邦基金,并在2021年12月開始首次擔任基金經理,開始管理德邦半導體產業基金。2023年3月開始擔任德邦穩盈增長基金經理。
作為一名新手基金經理,雷濤掌管的德邦穩盈增長靈活配置混合,近一兩年獲得了同類基金排名前5%、海通三年、五年雙五星的評級。
雷濤把這一成績歸功于人工智能行業:“當前市場最重要的投資機遇就是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科技產業,而半導體是人工智能的底座,疊加周期拐點和國產替代,將會是很確定的機會。”
“我們覺得人工智能這個賽道的機會可以持續多年,因為這個產業的浪潮剛剛開始。我們會隨著產業的發展不斷調整我們的配置方向。但萬變不離其宗,產業發展最有價值的,空間最大的地方在哪里,配置就會在哪里。”雷濤表示。
人工智能賽道市場輪動快,投資者十分關心如何在變化莫測的行情中把握機會?“不要被市場牽著鼻子走。”雷濤給出了他的破局之道。
他表示:“我們的投資體系中,最核心的就是聚焦產業的邊際變化。我們會踏實的跟蹤產業,從產業中找到確定性和空間,來布局我們的投資,如果行情沒有落在我們的布局上,我們也會給他足夠的耐心,并不斷復盤我們的產業判斷,我們相信最終我們會在變化莫測的行情下,找到屬于我們的確定性收益。”
“我個人換手率是比較高的,我們會持續不斷評估細分領域,直到出現更好的機會,果斷地做倉位上的調整。即使細分領域沒有變化,個股也會進行篩選、淘汰。”他這樣描述自己的投資風格。
目前,市場上聚焦半導體賽道的基金經理有諾安基金的蔡嵩松、銀河基金的鄭巍山、泰信基金的董季周、長城基金的尤國梁等。與這些基金經理相比,無論是投資經理的年限,還是管理的規模,雷濤尚有一定的差距。
發展并非一帆風順
雷濤所在的德邦基金,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券商系基金公司,德邦證券持有其70%的股份。雖然成立距今已有十多年,但目前德邦基金的管理規模并不大,為278億元。
與德邦基金同一年成立的還有英大基金,華宸未來基金、紅塔紅土基金。公開資料顯示,這三家基金的管理規模分別為613億元、0.83億元,以及55億元。有業內人士對「市界」表示道:與2012年成立的其他幾家基金公司相比,德邦基金200多億的管理規模,不算大也不算小。
縱觀德邦基金成立十多年來的總體在管規模,在2015年一度迎來爆發,并逼近了250億元的高位,但是2015年的牛市過后,德邦基金的管理規模在2019年前后一度腰斬,縮量至不足100億元,直到目前德邦基金的管理規模才又達到了300億元上下。
回顧德邦基金的發展,可以看出2015年和2019年是兩個關鍵年份。
2015年股市巨震,銀行等機構的委外資金流入固定收益類基金。而德邦基金也借此機會,管理規模實現跨越式發展,并將管理規模在2015年底沖上了240多億。
2017年四季度后,受監管新規影響,委外資金受到限制,德邦基金規模基本一路下滑,并在2019年跌破100億元。
對于2019年管理規模大幅縮水,中國網曾報道,2019年一季度德邦基金旗下25只基金有17只份額縮水,份額合計縮水超7億份,而旗下八成基金均有機構資金身影。
目前德邦基金的管理規模雖然來到了將近300億的高位,但從其產品的結構來看,權益類基金所占比例仍然比較低。
Wind數據顯示,德邦基金目前旗下擁有32只基金。其中,債券型基金是大頭,共10只,總規模194.87億元;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基金雖然有19只,但規模合計只有36.1億元;貨幣市場型基金2只,規模35.24億元。隨著此次權益類基金經理雷濤的意外出圈,德邦基金的權益類基金份額或迎來發展的新機遇。
基金的產品結構并不均衡之余,德邦基金2022年的利潤也出現了大幅虧損。
據《德邦證券2022年度報告公開披露信息》顯示,2022年度,德邦基金實現(合并口徑)營業收入1.29億元,營業外收入237.27萬元,營業支出2.05億元,利潤總額虧損7369萬元。關于利潤虧損超7000萬元的原因,該報告未做進一步解釋。
而7000多萬的虧損額度,也讓德邦基金在Wind有數據統計的67家基金公司中成為虧的最多的一家基金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不是德邦基金首次年度大額虧損,在2018年德邦基金同樣巨虧了6796萬元。
前述業內人士也表示,對于非上市公司,由于拿不到完整而準確的數據,外人很難給出客觀的觀察和評價。
時間來到2023年6月,德邦基金似乎正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除了基金經理雷濤意外出圈,近日德邦基金大股東德邦證券的股權或將迎來變動。
據《證券時報》報道,以山東省財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首的多家山東國資企業,擬從復星系手中收購德邦證券部分股權,最終控股德邦證券。在今年4、5月份,德邦證券第一大股東已經開始將股份陸續質押給山東國資。截至5月29日,該股東已經出質了其所持有的一半股權,占德邦證券總股本的46.81%。
德邦基金大股東德邦證券股權結構的變動,這對德邦基金將會產生的影響也引發關注。對此接近德邦基金的人士表示,對于股東股權結構變更細節,子公司層面不是很了解,會待母公司正式通知。同時也會做好自己該做的、能做的事。
在權益類基金經理成功出圈,母公司股權迎來變動這一關鍵時間節點上,德邦基金會抓住時機越走越好嗎?
文 | 周舒陽 韓忠強
編輯 | 韓忠強
運營 | 賈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