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涼蔬菜育苗基地綠意盎然。固原市委宣傳部供圖
寧夏是中國冷涼蔬菜優勢產區,冷涼蔬菜是寧夏“六特”產業之一,也是固原市農業優勢產業。在當地,原州區菜心和西藍花等城郊蔬菜和供港蔬菜、西吉高原芹菜、隆德高山娃娃菜、彭陽越夏辣椒等冷涼蔬菜“四大片區”,是粵港澳大灣區蔬菜重要供應基地,也是寧夏打造“高原菜籃子”的成功經驗。
固原市原州區冷涼蔬菜種植基地,村民采摘成熟的西藍花(資料圖)。固原市委宣傳部供圖
這幾日,繁忙的景象不僅在育苗大棚,在凈菜分揀加工包裝車間,工人也正忙碌地進行著對冷涼蔬菜凈菜分揀包裝的一體化流水線作業。“僅我們一個村子車間就實現了年分揀外銷各類冷涼蔬菜30萬噸以上,深加工后的蔬菜價格提升了3倍以上,在西安、成都、南京及粵港澳大灣區等多個市場都很受歡迎。”原州區彭堡鎮姚磨村黨支部書記程廣錦表示,東南亞、中東等海外市場也常見“固原籍”蔬菜,訂單式農業正成為他們的主要種植、銷售模式。
位于清水河河谷川道區的原州區頭營鎮楊郎村素有種瓜、種菜的傳統,為延長產業鏈,當地同樣建成了果蔬加工分揀車間、冷鏈庫及制冰車間,每年節省貯藏、加工、保鮮等費用60多萬元,并帶動周邊4個村組種植果蔬1萬畝,年產值突破1.2億元,形成了覆蓋周邊的果蔬集散中心。
不僅于此,加工端的精深加工也讓蔬菜價值倍增。在銀川市賀蘭縣,西藍花、甘藍等冷涼蔬菜經精深加工,變身速凍蔬菜、即食沙拉、營養湯包,附加值提升近6倍。“菜地連車間、農民變工人”的模式,正推動寧夏冷涼蔬菜產業全鏈條升級。
而在銷售端,基地直供超市的線上線下聯動,讓蔬菜的銷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在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其打造的“基地直供超市”模式,讓菜心、芥藍等48小時內直達上海、廣州等地商超。固原市的“六盤山珍”直播矩陣,也讓脫水蔬菜、速凍菜通過直播間走進數十座城市。
現如今,從種子選育到田間管理,從采摘包裝到市場銷售,寧夏通過科技創新、市場開拓與傳統農耕智慧的有機結合,構建起“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全產業鏈模式,讓每一個環節都緊密聯系,推動特色農業全鏈條發展,讓產業鏈增值收益更多沉淀在縣域、回饋給農民,并帶動農業結構優化升級。
據統計,截至2024年年底,寧夏冷涼蔬菜播種總面積達305.5萬畝,總產量796.5萬噸,一產產值211.4億元,在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占有率連續5年居全國前列,冷涼蔬菜加工轉化率達73%。
目前,寧夏已建成集中連片蔬菜基地1524個、田頭冷鏈保鮮設施1245個,培育蔬菜流通企業和合作社309個、電商平臺8家、外銷窗口9個、冷鏈運輸企業20家,寧夏菜心、西吉西芹、彭陽辣椒等一大批區域公用品牌深受市場認可。寧夏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條融合科技、市場與鄉土智慧的產業鏈,正開拓出一條鄉村振興路上的“綠色”致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