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白茶交易大會暨福鼎白茶產業宣傳推廣周活動媒體見面會現場。中新網記者 葉茂 攝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梅宇表示,福鼎市是中國白茶最重要的核心產區之一。近年來,福鼎茶產業立足生態優勢,促進產業融合,實現了茶產業全鏈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的全面提升,有效帶動了茶農持續增收、茶村繁榮興旺,切實將“一片葉子富裕一方百姓”的工作愿景轉化為現實。
中新網記者從媒體見面會上獲悉,以“千年白茶 而立城市 青春有我”為主題的第三屆白茶交易大會暨福鼎白茶產業宣傳推廣周活動,于3月10日至3月31日在福鼎市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福鼎市人民政府主辦。
此次活動融農遺展示、白茶交易、全民健身、特色美食、全域旅游為一體,通過全新視角展現地方特色文化,充分展現福鼎全體市民熱情好客、以茶會友、誠信文明、喜悅收獲,以及福鼎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風貌。
梅宇說,本屆白茶交易大會將重點把握交易流通主線,組織來自全國的白茶產銷及衍生品企業齊聚福鼎市點頭鎮,進行經貿洽談、產業交流,促進白茶消費,展現中國白茶產業發展態勢與未來前景。
福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蔡梅生表示,本次活動將為茶商和消費者搭建合作平臺,提振市場信心,推動福鼎白茶品牌化經營和中國茶葉貿易流通,促進茶文體旅融合,致力打造“三茶統籌”世界白茶中心。
步入福鼎市,可見廣袤的茶山上,茶壟綿延起伏,青翠欲滴。陳昌平 攝
福鼎市是福建省重要茶產區,是全國十大產茶縣(市)和中國白茶之鄉、世界白茶發源地。步入福鼎市,可見廣袤的茶山上,茶壟綿延起伏,青翠欲滴。
近年來,福鼎市著力實施“三茶統籌”提升計劃,推動“五化”共進,積極推進國際與國內交流合作,推動福鼎白茶品牌保護和產業創新發展。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茶園可采摘面積約31.9萬畝,實現茶葉總產量4.1萬噸,其中白茶產量2.1萬噸。
蔡梅生說,目前福鼎白茶在全國銷售網點有1萬多個,茶產業提供就業崗位10萬余個,38萬涉茶從業人員因茶致富、因茶興業。
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地,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從茶馬古道,到茶詩、茶畫、茶書、茶藝,茶文化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亮麗名片。福鼎白茶已有1400多年歷史,唐代陸羽《茶經》中記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白茶”出處。“白茶山”即是福鼎太姥山,太姥山鴻雪洞的“綠雪芽古茶樹”即為福鼎白茶母茶樹。
當地流傳著許多關于太姥娘娘與白茶的故事。相傳堯帝時,太姥山下有一藍姑(晚年遇仙人指點,于農歷七月七日羽化升天,人們懷念她,尊之為太姥娘娘),用白茶治愈了麻疹病疫。每年,福鼎民間都會自發舉行太姥祭典儀式,以禮敬太姥圣德。
在福鼎市委副書記林乃平看來,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具有五大特征和價值,包括遺產地人民的生計之源、擁有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似簡實繁”的種植管理和傳統制茶工藝、極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和多樣迷人的茶園景觀。
2017年,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9年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23年進入農業農村部候選項目遴選答辯。林乃平介紹,今年,福鼎市還首創“農遺守護人”評選,旨在增強農遺認同感,為福鼎白茶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為“開茶指定茶館民間推介官”授牌。 中新網記者 葉茂 攝
本次開茶節期間,還將舉辦“茶馬”福鼎白茶·“農信杯”2025中國全民健身走(跑)大賽(福建·福鼎站)。賽道沿途,福鼎市將布置白茶的四季元素,在補給站準備白茶飲品和特色茶點,讓參賽者們在奔跑或行走間,既能感受運動帶來的暢快淋漓,又能體悟白茶的獨特魅力。
福鼎市常務副市長莊超和表示,福鼎的白茶是農民增收的拳頭產業,希望通過體育和產業發展的融合,推動福鼎白茶更好地健康發展。
當天的媒體見面會,還舉行了第三屆白茶交易大會暨福鼎白茶產業宣傳推廣周全城聯動啟動儀式,為“開茶特聘主播團”“開茶民間推介官”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