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篇名為《莊家杜均》的文章點爆虛擬貨幣圈和區塊鏈圈,一時間,相關討論甚囂塵上。
上述文章深挖了火幣網聯合創始人杜均,稱如果以股票市場作比,杜均算得上是“身兼承銷商、證券媒體以及做市商三大角色于一身,并且親歷親為砸盤護盤的‘超級莊家’”。隨后,各大區塊鏈群里流傳出杜均和火幣網另一位創始人李林的朋友圈截圖,他們均回應事實與文章內容并不相符。火幣網方面也向第一財經證實了這兩則朋友圈內容的真實性。
那么在區塊鏈圈的臺前幕后,誰才是真正的莊家?
事實上,火幣Pro近期發起的“投票上市”活動,倒是頗有一點“莊家”的意思。火幣Pro 2月中旬上線了一個HADAX投票,根據規則,用戶可以使用HT(火幣自己發行的一種代幣)投票,每投1票需支付0.1 HT,每次可以投多票,可以多次投票。得票位居前列的幣種即有機會上線交易。
最終的票數榜排名顯示,第一名的EGCC代幣獲得6367人支持的3195萬票,以當前價格計算,投票花費總金額為4434萬元人民幣。這也就意味著,代幣想要上線火幣Pro進行交易,需要繳納“變相上市費”。
這種完全沒有審核機制的做法,被火幣方面解釋為,現有的中心化的審核上幣運營模式,保持著對數字資產的嚴格評審,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用戶甄選優質資產,降低用戶投資風險,但也存在評審周期長、主觀性強、覆蓋面窄等不足,無法跟上當前市場快速發展的步伐,可能會使用戶錯失投資很多優質項目的機會。
在金融證券市場上,能影響市場行情的大戶投資者被稱為莊家,而在區塊鏈圈,這一定義的表述顯得并不完全,因為區塊鏈并非只是資本的游戲,更多的還是對技術駕馭的比拼。
這兩日,一場名為“越南區塊鏈周”的全球區塊鏈峰會正在越南胡志明市舉行。其中一家來自中國臺灣的礦機芯片生產商引起了眾多與會者的強烈關注。
第一財經記者從相關與會人員處了解到,這家AMD在中國臺灣地區的一級代理商目前已經成為臺灣該領域的龍頭企業,其股價在過去一年中也上漲了數十倍。它到越南參會,一個重要目的便是尋找機會將自己生產買賣芯片的盈利,投資到區塊鏈技術和應用開發當中。
參會的某國際區塊鏈投資咨詢機構China Venture Platform負責人Ruby Shen告訴第一財經,在區塊鏈產業中,根據技術門檻的高低可以分為三檔:最上游的企業一般擁有自己的鏈,例如以太坊、Ripple(瑞波)這樣的公司;中游企業通常致力于在鏈上開發應用,例如目前有大量企業都在基于以太坊開發一些具有社交、存證、支付交易類的區塊鏈應用;而中下游才是人們目前較為熟悉的挖礦產業和交易所,這類業務所涉及的區塊鏈技術難度遠不如前兩類。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今年以來,已經有越來越多創投資本和私募基金想涌入區塊鏈行業,相較初期便開始投資區塊鏈行業的投資人,后來者大多對區塊鏈了解不深,有些只是因為看到了比特幣2017年大幅上漲后,才對這個行業蠢蠢欲動。
數字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創始人趙長鵬日前在LinkedIn平臺發文表示,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成為市場主流只是時間問題。該技術對刺激一個國家的資金、人才、就業、政府稅收、行業增長和國家影響力都有積極作用。他認為,各個國家應盡快擁抱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以期成為世界領先的未來經濟體。
而今年除夕夜,一個名叫“三點鐘無眠區塊鏈”的微信群橫空出世,薛蠻子、徐小平、蔡文勝等傳統投資圈大佬紛紛在這個群里表示,區塊鏈將來會有更多的場景應用落地,并且會有很強的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