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區大門起落桿被踩斷、電動伸縮門被掀翻、辦公大樓玻璃門被砸碎、車間被停產……4月19日,位于北京市北五環外的北大生物城,未名醫藥(13.770,-0.53,-3.71%)與下屬子公司未名生物的參股公司北京科興上演“全武行”,多人受傷。
未名醫藥4月16日晚公告稱,因全資子公司未名生物的參股子公司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簡稱“北京科興”)拒絕提供2017年財務數據,公司2017年年報將延期至4月28日披露。深交所也發去《關注函》,要求未名醫藥說明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是否發生重大變化等問題。
北京科興相關人士則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審計計劃的具體安排不方便提供,而且,公司正常工作秩序已遭到嚴重破壞,原計劃也不確定還能否如期執行。
上演“全武行”
4月19日,王麗(化名)等未名醫藥相關職員來到北京科興辦公大樓準備新一天的工作。上午十點鐘左右,“北京科興的人來了”,突然一聲喊,王麗連私人筆記本電腦都沒來得及收拾,就跟同事匆忙從北京科興辦公大樓逃離。
沖破大門去北京科興辦公樓前聚集的人員
被撞碎的北京科興辦公樓大門及受傷人員
約百十來人踩斷北大生物城門衛處的起落桿,掀翻電動伸縮門,浩浩蕩蕩奔向北京科興辦公大樓。其中,在人群中,約半數人穿著北京科興的藍色工裝及白大褂。“上二樓。”上述人員與在此把守北京科興大門的幾名未名醫藥職工發生沖突。隨著沖突的加劇,玻璃大門被人群撞碎,多人受傷,其中,一名高大威猛的男子胳膊上還鑲滿了碎玻璃渣。
進駐北大生物城的安保人士
4月20日早晨8時許,北大生物城再次“熱鬧”了起來,數百名身穿黑色制服的人士整齊列隊,堵住了北大生物城的進出口大門及北京科興的辦公樓。北京科興相關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這些人)聚集在公司員工辦公所在的甲肝疫苗生產樓周圍進行演練,導致公司員工無法在甲肝疫苗生產樓內正常上班。同時,(未名醫藥方面的人)仍占據著此前承諾還給公司的1號廠房,禁止公司員工進入廠房,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被迫繼續停滯。”
未名醫藥董事長助理陶福武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這些人部分是我們為了維護北大生物城的安全而合法聘請的安保公司的安保人員”。
兩天前的接管
4月17日,未名醫藥董事長潘愛華,以北京科興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對北京科興下達了《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指令》,要求北京科興原負責管理與財務相關文件資料及物品的工作人員,將涉及北京科興的該等文件資料及物品移交給潘愛華及指定人員。
“已經全部接管了。”4月17日午間,未名醫藥副總裁張敏學在回完中國證券報記者信息后,就去忙著后續接管北京科興事宜。
北京科興相關人士則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4月17日,由未名生物委派的北京科興董事長潘愛華與幾十名身份不明的人士,強行進入北京科興辦公室,限制總經理辦公室、財務部等相關人員的人身自由,并試圖強行控制北京科興的公章、法律文件、財務章、財務文件和財務信息系統。”
“4月10日左右,未名醫藥全資子公司未名生物聘請的審計機構明確告知未名生物,由于無法取得北京科興財務資料及無法進場審計,已經無法在4月30日之前出具審計報告。然而,北京科興以各種理由拒絕提供財務資料和拒絕審計機構進場至今。”陶福武解釋稱,北京科興以各種理由不給資料和不讓進場審計,明顯是被合法免職的原高級管理人員尹衛東、王楠等對未名醫藥的違法報復行為,企圖讓未名醫藥遭受證監會嚴重處罰。
對于拒絕提供財務資料事宜,上述北京科興相關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科興控股從未拒絕向其少數股權股東——未名醫藥的全資子公司未名生物提供北京科興的財務數據。北京科興會在2017年年度審計完成后,將經過審計的財務數據發送給其少數股權股東。在未名醫藥發布上述誤導性公告之前,北京科興已經明確向未名生物說明了北京科興的審計時間安排及提供審計后財務數據的計劃,并就未名生物提出的信息獲取要求做出了回應。
年報披露延期以及對北京科興的“失控”,引起交易所關注。4月19日,深交所對未名醫藥下發《關注函》,要求其說明是否對北京科興具有控制權、是否需將其納入未名醫藥合并報表范圍,以及北京科興拒絕提供2017年度財務數據及資料的具體原因和已采取或擬采取的解決措施。
關于財務等相關資料交接的最新進展,陶福武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還沒有交接。核心財務資料已經被王楠非法盜竊、隱匿,資料不在公司,連存儲數據的服務器都被北京科興原高管王楠他們盜走了。”
不過,北京科興相關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公司的重要法律文件、財務文件及公章等按照規定妥善保管,不存在藏匿。
核心資產爭奪
從2016年初開始,以北京科興總經理尹衛東為首的北京科興管理層買方團和未名醫藥買方團輪番掀起對科興生物的私有化要約收購。兩年來,這起私有化要約收購并未落下帷幕,反而越演越烈,以至于爆發沖突。
陶福武表示,按照未名醫藥方面的理解,根據北京科興公司章程及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潘愛華為北京科興的永久董事長及法人代表,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大未名”)及董事長潘愛華對北京科興具有多項“一票否決權”,其中包括總經理的任免。
不過,北京科興相關人士表示,“我們有自己的記錄和判斷,但是我們現在不想就歷史問題再糾纏”。
資料顯示,未名醫藥是北大未名旗下的生物醫藥平臺,其在2015年借殼萬昌科技上市。而北京科興由北大未名等企業于2001年合資成立,經過多番股權變動,目前,未名醫藥持有北京科興的股份比例為26.91%,在美上市公司科興生物通過香港全資子公司持有北京科興的股份比例為73.09%。
北京科興是科興生物的核心實體,也是未名醫藥的重要利潤貢獻者。
北京科興目前的核心產品為EV71疫苗(手足口病疫苗)。截至目前,包括北京科興在內,僅有三家企業的EV71疫苗獲批生產。據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數據統計,EV71疫苗2017年合計批簽發1492.28萬支,其中,科興生物批簽發280.45萬支,占總批簽發量的18.79%。2017年上半年,北京科興對未名醫藥貢獻6227萬元的利潤,約占未名醫藥利潤總額的三成。
除了核心產品——EV71疫苗之外,北京科興目前在研產品項目中,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于2014年5月獲得臨床批件,2017年5月申報生產;sIPV疫苗(預防小兒麻痹癥)于2015年年底獲得臨床批件并開展研究,目前已完成臨床Ⅰ/Ⅱ期研究。
“要實現成為中國最大疫苗企業的目標,北京科興是重要的一部分。把現有的三款疫苗做好,北京科興的營業收入將是百億元。”潘愛華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正常化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