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國聯安基金發布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變更公告、董事、獨立董事變更公告,因股東安排,原董事長庹啟斌于4月25日離任,于業明擔任新任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
此前,證監會批準國泰君安(17.650,0.27,1.55%)將所持有的國聯安基金 51%股權轉讓給太平洋(2.780,0.03,1.09%)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太保資產”)。
01
高層大地震
國聯安基金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高管變更源于大股東變更。國聯安基金新任董事長于業明,是現任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
其過往經歷也非常豐富,公開信息顯示,于業明歷任寶鋼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華寶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華寶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華寶信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華寶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還曾擔任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除董事長變更外,公告還顯示,經國聯安基金第五十五次股東會審議通過,同意于業明先生、楊一君先生、Jiachen Fu女士和Eugen Loeffler先生擔任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公司總經理孟朝霞女士繼續擔任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同意貝多廣先生、岳志明先生擔任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獨立董事,胡斌先生繼續擔任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庹啟斌先生、汪衛杰先生不再擔任本公司董事;程靜萍女士不再擔任本公司獨立董事。
3月30日,國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發布公告稱,督察長劉軼因個人原因離職,由總經理孟朝霞代任。而孟朝霞也是去年9月才接替國聯安總經理一職。據悉,國聯安基金原總經理譚曉雨的離任與該公司股權變動有關。
一位北京公募人士表示,“董事長側重于公司經營戰略層面、總經理側重于公司日常管理層面,通常董事長變化對公司長遠發展影響較大,總經理變化對公司短期業務影響較大。”
高管變動,是否意味著國聯安基金要翻身?公開信息顯示,成立15年以來,國聯安基金不管是管理規模還是業績水平均表現一般。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國聯安基金公司總資產規模為211.67億元,在行業排名第70位。這一規模較2015年二季度末的頂峰時期的524.97億元縮水59.68%。
梳理2016年底和2017年底數據發現,國聯安基金總規模呈現下滑態勢,分別為379.36億元、214.78億元。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國聯安基金公司凈利潤萎縮至0.38億元,較2015年的2.4億元下滑84.17%。
02
新股東促轉機?
國聯安基金是一家老牌基金公司,然而,與其同年成立的廣發基金、華寶基金、興全基金等公司超千億級的規模相比,這家公司遠遠掉隊了。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該公司目前基金數量57只(份額分開計算),基金經理15人。
在基金發行方面,新股東變更之前,國聯安基金發行和募集并不順利。2014年至2017年,其基金數從20只增加至39只,雖然數量增多了,但是總規模并未增加。有報道稱,是因為在2015年至2016年,國聯安基金已經獲批的10只基金處于超期未發行的狀態。變更股東后,太保入駐,給國聯安基金的前景增添了無數期待。
據悉,國聯安基金自2017年開始更多依賴機構客戶。2017年3月,國聯安曾密集成立了5只混合基金(國聯安鑫怡混合、國聯安鑫隆混合、國聯安鑫發混合、國聯安鑫乾混合和國聯安鑫匯混合),而這5只基金的持有人幾乎百分百均為機構客戶,僅有極少量個人客戶。
目前,總經理是孟朝霞,其在進入基金行業前,曾在保險行業深耕多年,歷任新華保險(43.300,1.84,4.44%)企業年金管理中心總經理、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富國基金公司副總經理、融通基金公司總經理。
新高管帶來新血液和新氣象。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底,當月已有國開泰富基金、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德邦基金、中銀基金、農銀匯理基金公司的5位新任高管上任。
業內人士表示,基金行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董事長總經理的離職原因也比較復雜。主要原因包括,在股東壓力之下,高管被迫離職;有的則是公司發展不佳,高管承擔責任離職;此外,也有公司受限于體制因素,高管很難施展抱負而選擇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