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間,盾安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盾安環境(6.400,0.00,0.00%)(002011,SZ)和江南化工(5.420,0.00,0.00%)(002226,SZ)先后發布公告。前者公告稱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評級)將對盾安環境及“17盾安01”“18盾安01”債項信用等級列入可能下調信用等級的觀察名單。后者江南化工則公告,2018年5月4日下午收到杭州銀行(11.570,0.05,0.43%)合肥分行告知函,其已于2018年5月3日晚間自本公司募集資金三方監管賬戶中扣款2.1億元。江南化工表示,杭州銀行合肥分行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約,要求其歸還強行劃轉的募集資金。
江南化工2.1億突遭銀行扣劃
因控股股東盾安集團流動性風險及不確定性,江南化工已于2018年5月2日停牌。
江南化工5月7日晚間公告稱,募集資金賬戶出現異動情況。根據公告披露,5月4日中午,公司財務人員自杭州銀行合肥分行獲悉,其于2018年5月3日晚間在未告知江南化工及保薦機構的情況下,直接從募集資金賬戶扣劃了江南化工在杭州銀行合肥分行未到期貸款本息合計2.1億元。截至2018年4月30日,上述存在異動的募集資金賬戶余額為2.4億元。
上述公告披露,截至2018年5月5日,該筆賬戶余額僅為2661.4萬元。這筆募集資金原是用于安徽江南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礦山工程總承包及礦山生態修復項目。
江南化工表示,杭州銀行合肥分行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約,嚴重損害了公司及股東的合法權益,要求其歸還強行劃轉的募集資金。其同時表示,已就杭州銀行合肥分行嚴重違約事件向安徽證監局、深圳證券交易所專項報告,并保留繼續追究杭州銀行合肥分行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江南化工公告還披露了其在杭州銀行合肥分行的2.1億元貸款情況,1億元貸款由盾安集團提供擔保,7000萬元貸款由浙江盾安人工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即上市公司盾安環境)提供擔保,4000萬元貸款為信用貸款。上述關聯方擔保均履行了審批程序并披露。
自盾安集團巨額流動性危機爆發后,江南化工股東浙江青鳥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鳥旅游)出于融資需要,將其持有的3.98%江南化工股份質押給浙商銀行杭州分行。青鳥旅游背后股東是盾安集團創始人姚新義和盾安集團副總裁姚新泉。
此外,江南化工還公布通過減持新疆雪峰科技(4.710,0.03,0.64%)(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套現949.69萬元。
針對盾安集團債務危機最新處理進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數次致電盾安集團相關部門,但未能獲得回應。
盾安集團73億債務今年到期
至于盾安集團實際控制的另一上市公司,盾安環境亦受影響頗大。盡管5月7日盾安集團董秘在答復投資者問詢時表示,盾安環境作為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與盾安控股在業務、人員、資產、機構、財務等方面保持獨立,具有獨立完整的業務及自主經營能力,但作為盾安集團旗下企業,仍擺脫不了與盾安集團之間的關聯影響。
盾安環境5月4日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表示,如股價異常波動,盾安環境控股股東盾安精工存在被強制平倉風險,盾安環境控制權存在變更可能。且盾安環境與盾安集團簽訂了互保協議,互保金額達13億元,截至2018年5月3日,盾安環境為盾安控股提供擔保的余額為8.2億元?;谏鲜鲆蛩?,聯合評級認為可能對盾安環境的資產狀況和經營情況造成不利影響,公司信用水平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據5月7日盾安環境公告,“17盾安01”“18盾安01”兩筆公司債發行時間分別為2017年5月25日和2018年3月22日,發行規模分別為5億元和1億元。此前聯合評級對主體評級和債項評級均為AA。
記者注意到,5月3日,盾安集團2018年度第三期超短期6億元債券發行失敗,加劇了盾安集團流動性危機。而根據盾安環境公告,“17盾安01”公司債將于2018年5月24日付息。
另據盾安集團披露的2017年報,盾安集團于2017年6月23日發行了10億元永續中期票據,由浙商銀行承銷發行,約定每年6月27日為付息日,發行方可選擇付息或遞延支付利息,并且在第二個及之后每一個付息日發行方可選擇按面值加應付利息贖回。
5月4日,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下調了盾安集團主體信用等級,從AA+下調為AA-。大公國際表示,截至5月4日,盾安集團存續債券共計113億元,其中將于2018年到期的債券總額為73億元,債券到期期限較為集中,由于盾安集團自有資金緊張,同時融資渠道趨緊,再融資難度較高,短期償付壓力加大,因此將盾安集團調整為AA-,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
一位不愿具名的評級機構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評級從AA+降到AA-,跨度很大。AA+是比較優質的企業才能獲得的評級,而AA-的評級在債券市場一般發債難度較大。
2018年到期73億元債務,對于盾安集團而言,除了擺脫當前流動性危機,還需要面對即將到來的債務付息危局。記者從盾安集團最新一期的債券發行說明書獲悉,其目前面臨流動負債占比高、有息債務占比較高且增長較快、銅貿易等傳統產業盈利不高、新產業投資回報不確定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