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率先在教育領域實現現代化,利用新興技術推動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和體系重構。這是教育行業需要完成的時代課題,也是我國發展智慧教育2.0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我們山西距離智慧教育2.0的道路還有多遠?
5月7日,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舉行的2021山西教育裝備展覽會上,記者看到了將大數據應用于答題閱卷過程的智慧管理系統、融合AI技術提供教學備授課系統的“智慧窗”顯示屏等高科技教育產品,大數據的精準和新技術的“聰明”讓參觀者連連稱奇。
書法教師輕點大屏幕,一幅著名碑帖很快出現在每個學生的學習屏幕上,學生點擊其中任意一個字,放大版的書法字隨即出現,只要將宣紙放在屏幕上方便可拓寫臨摹,寫完還可以立刻掃描上傳到老師的數據庫內,也可讓系統為這幅字進行評測打分,大大提升學習興趣。這個場景就出現在展覽會上科大訊飛的展廳內。
“我們致力于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為師生減負增效。通過智慧課堂,教學可以實現課前、課中、課后環節的有機融合。”科大訊飛山西大區高級咨詢梁文斌告訴記者,大數據精準教學通過采集學生學習中的過程性數據,常態化分析學生學情,據此推薦個性化練習,提升備課、教學、考試、輔導、教研以及管理的精確性。
當技術進入課堂,帶來了教學手段的不斷豐富。在體育課上,科大訊飛的智能穿戴設備可以實時監控學生心率等指標,老師可通過Pad實時掌握班級和學生個人的運動強度、運動負荷、運動密度、有效運動時長、心率預警等各項指標數據,為體育教學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和運動安全預警,助力學生身心健康同步發展。
記者參觀之后發現,有了智慧教育的助力,課堂上不再只是“粉筆、黑板、課桌椅”等老三樣,AR技術、人臉識別、智慧課堂教學交互軟件、數字化多功能黑板等新技術,逐漸進入中小學教室。“現在在太原,山大附中、太原五中等學校已經開始用上科大訊飛的智學網系統,得益于大數據精準教學,通過對學生在校內的日常學業數據記錄和分析,可以精準定位學生薄弱知識點和優先學習區,為每個學生量身定制專屬個性化學習方案。”梁文斌表示。
從“建”到“用”,從“教”到“育”,技術帶來的創新與變革將持續引領教育行業升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