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2018年11月5日。黃浦江兩岸,風清氣爽,秋意漸濃。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內,各國嘉賓齊聚一堂,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式開幕。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一大創舉。進博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經貿成果十分豐碩,不但提升了我國對外開放水平,有力推動了世界共享中國機遇,也為面臨重重困難的世界經濟注入了信心和動力。
“一子解雙征”的歷史創舉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目前,中國經濟穩步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擴大進口,擴大開放。舉辦進博會正是中國擴大進口、擴大開放的有力支點。
從國內發展需求來看,通過舉辦進博會,實現在國內市場“買全球”,讓消費者和企業不出國門就能享受到全球的優質產品,能夠有效支持國內消費升級需求。
與此同時,進博會的溢出效應,使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既能有力推動我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也有助于中國全方位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優化國內供給體系,與其他國家形成良性互動,讓中國從全球貿易中更加獲益。
從世界經濟趨勢來看,全球增長動能不足、經濟治理滯后、發展失衡等矛盾突出,逆全球化思潮和保護主義升溫,加劇了世界經濟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世界經濟在困難時刻,需要中國發揮世界經濟增長穩定器和動力源的作用,需要中國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
而舉辦進博會,正是體現了中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動發展自由貿易的一貫立場,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實際行動。
全球企業共享中國機遇
進博會成為各國企業展示優質產品的絕佳舞臺。三屆進博會經貿合作“成績單”步步高升,真正實現了“越辦越好”:按一年計,首屆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第二屆為711.3億美元,第三屆達726.2億美元。
進博會為何能贏得全球企業的積極響應?聯合利華全球副總裁、中國公共事務總裁曾錫文表示,聯合利華通過參展進博會快速“測試”了海外新品的受歡迎程度,直接加快了近10個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速度。參加了前兩屆進博會的潔廁殺菌品牌藍多霸,因在進博會受到消費者的廣泛喜愛,于2020年8月份被正式帶到了中國市場。
由于進博會給企業帶來的溢出效應明顯,在第二屆進博會期間,聯合利華還簽署了之后三年的參展意向。曾錫文頗有感觸地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舞臺,能讓全球企業集中、深入‘把脈’中國市場,也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了一個認識海外優秀產品的機會。”
鋪就合作共贏之路
作為一面開放合作的旗幟,進博會越辦越火,給世界經濟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第三屆進博會期間,奧地利聯邦商會組織了眾多企業參展。奧地利聯邦商會市場部主任馬庫斯·漢策稱,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被疫情帶來的沮喪情緒所籠罩,而進博會讓參與中國經濟發展的眾多企業看到了復蘇的希望。
“本次歐洲企業參展的產品大部分在歐洲生產,從廠房建設、產品制造到后期的包裝和運輸,這一系列產業鏈可以解決很多就業問題,會為全面拉動雙向經濟繁榮貢獻力量。”漢策說,“歐洲人民消費分享中國產品,中國人民也更多參與分享歐洲產品,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世界貿易體系就能更加健康繁榮。”
在進博會收獲紅利和信心的,不僅有眾多知名跨國公司和發達國家,還有許多中小企業和最不發達國家。
贊比亞野生蜂蜜、布基納法索手工藝品、坦桑尼亞腰果、馬達加斯加香草……2019年進博會上,40個最不發達國家的企業參加了企業展,每國擁有兩個免費標準展臺,不少產品頗受采購商青睞。世貿組織新聞發言人基斯·羅克韋爾對此印象深刻,他表示,中國政府把這些國家的公司帶到中國,介紹給中國和其他國家及地區的企業家,為他們提供了參與全球貿易的機會,“中國非常清楚,這是一條通往繁榮與和平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