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貨拉拉長途大貨車業務新開23城,強勢布局三四線下沉市場。截至4月,貨拉拉長途大貨車業務范圍已覆蓋116座大陸城市,包含全中國所有一二級物流節點。至此,貨拉拉已完成跨城業務的物流網絡布局,也為跨城貨運行業帶來新的變化。
相比老牌城際貨運玩家,貨拉拉以“分撥單+一口價”的組合拳,徹底改變跨城貨運的定價規則,使價格體系更為透明,產業生態更為健康高效。
此前,貨主與司機之間一直隔著一道信息鴻溝,導致司機利潤被一再壓低,運輸成本居高不下,產業難以真正提效。隨著互聯網平臺出現,車貨匹配流程轉移至線上,但中間商仍然存在,產業生態并未因數字化技術而發生改變。可以看出,發力長途大貨車業務的貨拉拉,不滿足于再做一個信息掮客,那只是貨運產業數字化的輪子。貨拉拉要做的,是修一條產業升級的高速公路。這必將是一個漫長歷程,卻能真正促進行業效率的革新。
從同城到跨城,貨拉拉劃出的這條第二曲線,將延伸到更長遠的未來。
貨拉拉采用的是“一口價”模式,與同城貨運業務相同。用戶下單,司機搶單,由平臺根據市場價格水平和供需情況定價。業務的另一個亮點是“分撥單”。平臺根據算法,將訂單自動分發給適合接單的司機,降低司機在各個平臺反復尋找貨源的時間成本。在“分撥單+一口價”模式之下,成單效率大大提速。據了解,平臺的平均響應時間是46秒,這意味著大多數的訂單都能在一分鐘內完成匹配。
在過去,因為漫長的溝通時間,貨主通常需要提前兩天尋找合適的司機,而現在,貨主隨時都可以通過貨拉拉找到司機,一些即時的、不確定的需求,在貨拉拉能夠被迅速響應。這并非“量”的提升,而是“質”的變化。在效率面前,大量工廠直客登錄貨拉拉,有用車需求時直接下單。隨著訂單增多,更多貨車司機也注冊賬號,進一步補充平臺運力,形成正向循環。
如今,貨拉拉的長途大貨車業務已上線近兩年。據了解,該業務已有53萬認證司機,預計今年將完成179座城市的全面覆蓋。
在一系列布局之下,貨拉拉長途大貨車業務已有亮眼成績單。在現有城市中,貨拉拉已開通17萬條一口價線路,超300萬貨主使用貨拉拉APP發貨。截至目前,貨拉拉跨城大貨車訂單同比增長200%,跨城貨運已然成為貨拉拉的第二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