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1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以下簡稱峰會)開幕,圍繞“公益數字化”等一系列話題進行分享、對話,探討行業共建之路。包括聯合國代表、全球知名科技公司駐華負責人、國內知名高校學者、知名公益企業家、公益名人、各大基金會負責人、公益及科技行業媒體記者,以及近2000位來自全國公益行業的代表參會。
近年來,通過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慈善組織募集的善款每年增長率都在20%以上,2020年募集金額更是達到82億元,比2019年增長了52%。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年有超過100億人次點擊、關注和參與了互聯網慈善。
數字化是推動公益可持續重要基礎
騰訊基金會聯合騰訊研究院發布了《2021公益數字化研究報告》,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郭凱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2015年、2016年的“互聯網+”,到2018年開始向“產業互聯網”轉型,騰訊已經走過了消費互聯網的路。騰訊從2C轉型不是由基因決定的,而是由時代發展、產業發展的趨勢決定的。互聯網數字化不僅要連接個人,未來還要連接產業,并且要在產業里面發揮各種不同的產業、不同能力的作用。
今年提出數字化公益,第一是為了扎根消費互聯網,第二是為了擁抱產業互聯網,第三是為了利用社會可持續創新。這一路走來既有騰訊公益獨特的思考,也有騰訊公益的經驗。比如今年提到的“公益數字化”,從基礎一點的層面來講,公益能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這既是一個橫向社會面的事情,也是一個縱向深度垂直的領域。
從最基礎的層面來講,如果沒有數字化,即便再走老路,這個領域實際上是無法運轉的。在做公益互聯網平臺的過程中,騰訊跟中國幾千家公益組織有過合作。在幫助他們推動數字化、互聯網化的期間,騰訊公益也從中學習了公益的一些基本道理和概念,這是一個數字跟公益互相促進的過程。以目前的基礎來看,經過了PC互聯網時代后,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也即將結束。
作為一個企業,必須要考慮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從基礎來講,沒有數字化的深度發展,公益將依然停留在過去淺層面的思考中。如果只利用互聯網來解決籌款問題,不利用互聯網或者不利用數字技術來深刻解決公益更前端的具體的社會問題,行業是無法發展的。
公益的發展變化,并不只是好人做好事這么簡單。在中國的公益高速發展的十幾年中,中國的教育問題以及貧困問題都在不斷地被政府解決。對于未來下一步的發展,公益如何在新發展階段的基礎上來考慮未來,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數字化是推動公益可持續的一個重要基礎,無論是技術基礎還是社會基礎,都是非常重要的。
公益行業投身三大攻堅領域
本次峰會上,鄉村振興、科技公益、可持續發展,被視為“公益數字化”重要發力領域和抓手,圍繞三大話題,峰會參會者展開了諸多討論。
在鄉村振興方面,伴隨著國家“三農”工作歷史性地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一事關百年大計的重要戰略,也為公益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否真正扎根到農村建設的毛細血管最末端,運用高效、透明、系統的運作方式,盤活鄉村、培養人才。
2020年,央視新聞舉辦“謝謝你為湖北拼單”公益帶貨直播活動,售賣湖北農副產品。直播觀看人數超過千萬人次,2小時成交額超過四千萬元,成為一個優秀的公益創新樣本。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在峰會上表示:鄉村振興乃國之大事,在數字化全面、深刻地影響著生產、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時代背景下,鄉村振興必須插上數字化的翅膀,提供最具普遍意義的數字化公共品。
在科技公益方面,如何將前沿技術轉化成中性、穩定、市場化的能力,在“科技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下為公益行業提供更實用的數字服務,化“輸血式公益”為“造血式公益”,不少科技企業已經行動起來。
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從過去的個體性、區域性的公益幫扶,上升到氣候變化、碳中和等全球性、人類共同的命運關懷,可持續發展也對公益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益慈善組織共議“數字化攻堅”目標
峰會召開前夕,騰訊宣布戰略升級,提出“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并宣布將為此首期投入500億元,用于包括基礎科學、教育創新、鄉村振興、碳中和、FEW(食物、能源與水)、公眾應急、養老科技和公益數字化等領域展開探索。利用數字技術和平臺優勢,將傳統公益方式升級為公益捐贈與可持續創造并重。
峰會上,2000多家公益慈善組織共議“數字化攻堅”目標。騰訊公益平臺面向公益伙伴舉行了2021年99公益日首場發布會,騰訊公益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半年來團隊密集開展一系列專題調研、項目評估和用戶訪談,收集到大量來自伙伴、用戶和專家關于平臺共建的意見和建議,并據此在產品運營、激勵機制、生態建設等方面探索升級。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秘書長葛燄、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張軍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99公益日創立之初,媒體參與度就很高。組建公益項目,會考慮計劃和是否真正做到透明;媒體是監督者,對公益平臺有很大的幫助。未來,騰訊公益希望運用公益數字化的力量,讓更多包括區域媒體在內的媒體參與進來。
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2016年由騰訊基金會、南都基金會、陳一丹基金會發起,每年舉辦一次。從2018年第三屆峰會起增設組委會輪值機構,邀請國內有廣泛代表性、公信力的公益機構加入組委會對峰會事宜進行決策。同時設立聯席機構,邀請國內有影響力的公益機構,參與峰會的重要工作。
發展至今,峰會已經聯合了近3000家委員單位,近百家聯席機構及15家輪值機構,不斷匯聚公益行業廣泛參與互聯網公益的討論,為中國互聯網公益行業的透明、理性和生態效率發展提供思路。本次峰會期間,組委會舉行了新一屆輪值機構換屆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