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可能沒體會過,買了卡第二天一睜眼一看就漲了5000,再過一天一睜眼又漲5000,漲得簡直難以置信。”近來,一種新興另類投資“球星卡”正在Z世代的年輕人中悄然流行。一張帶有體育明星的卡片,最高成交價格達到520萬美元。
“后浪”購買力驚人
“現在是球星卡的興奮期。金錢無處不在。”這是一位網友在某問答網站的提問“球星卡這個生意怎么樣”下給出的答案。
事實的確如此。近年來,球星卡異軍突起,風頭直追此前的“炒鞋”熱潮。當紅偶像巨星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球員德文特·格拉漢姆的新秀年Prizm普折卡(筆者注:球星卡的一個系列)從2020年6月到11月,在二級市場上的成交價上漲了597.38%。
今年,球星卡的交易價格更是屢創新高。1月,米奇·曼托棒球卡的交易價格以520萬美元成交。2月底,達拉斯獨行俠隊球員東契奇親筆簽名的美國職業籃球聯賽新秀球星卡以46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
球星卡的價格上漲,可以說和“后浪”們的熱捧是分不開的。卡店老板周天行告訴記者,目前購買球星卡的人群最大的特點就是年輕。“目前主要客戶群體年齡在20歲到30多歲,來我店里年紀最小的是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周天行說,“從小學生到大學生都有,以前覺得可能只有自己工作賺錢之后才能玩卡,現在買家中非常多來自學生群體,這是以前不能想象的。”
從消費品、收藏品,到投資品
“成群結隊新‘入坑’的20多歲年輕人說自己喜歡卡片,那感覺就像股票經紀人說自己喜歡牛市一樣,”一位網友留言說。
“這個圈子最近幾年經歷了很大的變化。”盧琦是一位互聯網媒體工作者,互聯網帶來的變化也讓他成為了一名“斜杠青年”——玩卡多年的盧琦,現在兼職幫人在國內最大的球星卡交易平臺“卡淘”上售賣球星卡。在盧琦看來,互聯網交易平臺、線上卡迷交流渠道,是讓卡迷圈發生變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沒有這些交易平臺以前,我們常常會互相換卡,我喜歡你手里球星卡的球星,你喜歡我的,咱倆換換。現在這種情況幾乎沒有了,以前的消費品、收藏品,現在成了投資品。”
猛漲的行情把資深玩家也“帶上了車”。資深卡迷殷家捷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就喜歡收集球星卡,最近5年行情猛漲,所以他也開始把購買和收藏球星卡當成一種投資、理財的方式。這一轉變是不少“老卡迷”近些年購買球星卡心態變化的縮影。
一張小小的卡片,其本身的實物價值并不高,為何能被賣出如此高的價格?
在殷家捷看來,球星卡漲價是受到球星卡公司不斷推出新產品、明星和球星宣傳、卡迷數量激增,以及疫情下體育賽事受到一定影響等多重因素的刺激。“就我觀察,近2年身邊球星卡卡迷數量增長有5倍之多,一些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球員、明星、網紅、時尚達人等在社交媒體上展示分享自己收藏的球星卡,也使球星卡吸引了更多年輕人。”
年輕人另類投資需引導
在球星卡快速漲價、球星卡市場迅速崛起的同時,被“割韭菜”、貸款買卡投資等現象也開始出現。專家認為,應多方合力加強對球星卡規范管理和對青少年投資者的引導。
周天行告訴記者,自己就經歷過被“割韭菜”的遭遇,“一張卡一路狂漲,于是我就買了,結果跌得毫無預兆,卡就砸手里了。”他表示,限量的球星卡的數量很少,有些只有10張、5張、3張,甚至1張。“這使得真正有心投機的人想要影響價格會相對容易,只要買幾張,然后慢慢放出來,就可以了。”
此外,記者了解到,由于購買球星卡的群體以年輕人居多,盡管其中不乏擁有較強經濟實力的人,但也有部分存在借款買卡、“拆盒”的現象。拆盒類似于拆盲盒,是指購買未拆封的球星卡產品,制造商以盒為最小單位售賣,每盒中有若干張球星卡,有可能拆到價值不菲的“好卡”,也有可能賠本。
在周天行看來,年輕卡迷面對球星卡的火熱行情,需要調整好心態,理性投資。“一些正面的例子是,和父母一起來店里消費,獲得家長的支持,把他看成是培養對體育的興趣愛好和交友的途徑,理性看待價格的漲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