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在埃及具有38年光榮歷史,為中埃兩國的友好交往和合作發展作出了不可低估的獨特貢獻,足以永載史冊。中國建筑最早于1983年進入埃及市場,此后的20年間,中國建筑幾乎實施了中埃兩國政府間合作的所有建筑工程,包括開羅中國文化中心、埃及蘇伊士投資服務大樓、自由埃及語言學校等等,都成為聯結中埃友誼的紐帶和象征,其中的開羅國際會議中心是繼坦贊鐵路之后中國對非援助的最大項目,建成后已成為開羅的地標和中埃友好的象征。
2016年1月21日,正值中埃建交60周年之際,在習近平主席和塞西總統的共同見證下,中國建筑與埃及住房部簽署新行政首都建設框架協議,拉開了中國建筑重返埃及市場的序幕;2017年10月11日,雙方正式簽署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一期)項目(以下簡稱CBD項目)總承包合同。2019年12月24日,中國建筑與甕福集團聯營體同埃及磷酸鹽及化肥公司簽署埃及阿布塔磷酸廠項目總承包合同,該項目是目前中國企業在海外承接的體量最大的磷化工項目,打破了歐美公司長期以來在此類體量項目上的壟斷局面。2021年2月8日,在中埃建交65周年到來之際,中國建筑與埃及住房部簽署埃及阿拉曼新城高層綜合體項目總承包合同,實現了雙方再次合作。
其中,CBD項目位于埃及新行政首都一期核心區,總占地面積約50.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92萬平方米,包括一座385.8米高的“非洲第一高樓”標志塔在內,共計20個高層建筑單體及配套市政工程。該項目不僅是“一帶一路”建設領域最大的造城項目,也是迄今為止中資企業在埃及承接的最大項目。埃及總理穆斯塔法·馬德布利曾表示:“這是由中埃兩國建筑公司正在攜手打造的建筑奇跡。CBD項目不僅將成為埃及的新地標,也將成為埃及現代化的象征。”
目前,CBD項目排除疫情困擾,正在穩步而快速地推進,“非洲第一高樓”標志塔即將迎來主體結構封頂,今年將有多棟辦公樓實現竣工,全體中埃員工正在為早日實現CBD項目的整體竣工而全力以赴。
“共建、共享、共贏”,這既是CBD項目誕生的初衷,也是中國建筑始終牢記的使命。中國建筑積極貫徹《中埃產能合作框架協議》精神,最大限度利用當地資源,同當地300多家企業合作,直接或間接幫助近3萬勞動力就業;持續發揮產業鏈優勢,積極分享成熟工藝、技術成果,展示中國制造、中國品質,帶動當地產業結構升級;在CBD項目成立中國第一所“魯班學院”,通過理論學習和技術實習,提高埃及勞工職業技能水平;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推動跨文化融合工作,促進中埃民心相通,相關案例連續兩年榮獲中國企業海外形象高峰論壇優秀案例。
2020年以來,面對海外新冠疫情,中國建筑采取一系列強有力的果斷措施,在持續推進CBD項目生產建設的同時,成功保護了9000多名中埃員工的生命健康與安全;向埃及人民捐贈價值約1300萬埃鎊的醫療物資,積極配合埃及政府保民生、穩就業、促生產;與埃及伙伴并肩戰斗、互幫互助,維護中埃產能合作,助力埃及經濟恢復發展。中國建筑因此被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授予“中埃抗疫合作貢獻獎”,其“防疫生產兩手抓”的做法,被中國外交部和國資委,作為先進經驗在境外推廣,也獲得埃及總理、住房部部長高度贊賞。
“邦域雖異,休戚與共。”中國建筑在埃及的事業已經深度融入埃及社會,中國建筑將繼續為中埃友好交往與發展合作,以及實現“埃及2030愿景”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無縫對接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