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要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和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5G、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打破了組織原有邊界,企業內部的組織形態、運營模式、產品設計和研發流程等更加開放和動態,為數字經濟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提供了戰略機遇。
作為新型經濟形態的發動機,數字經濟下的技術并不是單一的某種技術,而是涵蓋了多種技術融合的技術群落。它不僅是指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還包括數字技術與航空、新材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現代能源系統、認知科學等相互融合之后產生的新興技術。它具有開放開源、跨界融合、實時在線、人工智能、加速演進、普惠等新的特征。企業需要實現傳統信息技術平臺向以數字技術為核心引擎的數字化平臺轉變,推動設計數字化企業技術創新戰略。
可以看到,傳統經濟形態下管理者基于有限的信息依靠經驗進行決策,而數字經濟形態下管理者擁有海量數據和信息,并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工具等數字技術對決策進行優化。如果企業家及其高管團隊只是依靠其自身的過往經驗,決策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會由于管理者信息處理能力的不足和決策經驗慣性產生選擇偏誤,進而影響企業在動蕩復雜多變環境中的決策績效。爆發式增長的大數據和日趨成熟的數據處理分析技術,為企業進行經營活動預測和技術創新提供了基礎,企業需要建立以管理者為主要載體的數字化技術創新決策模式。
那么,如何從數據中找到新的業務價值點,如何利用數據生命周期匹配企業業務運營流程,從產生數據,通過網絡傳輸到云端,在云端大數據平臺上進行存儲、處理、共享和分析,通過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相關算法實現數據在不同業務場景的應用,日益成為數字經濟情境下企業技術創新成功的關鍵。數據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資料和生產要素,企業可以挖掘數據價值,將數字化戰略納入各職能部門規劃,推動數據和業務協同化共融發展,實現決策模式創新、組織模式創新、研發模式創新、產品服務創新、業務流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