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天津河東區圍繞“金創河東·津韻家園”功能定位,加快建設創新轉型示范區、城市更新實踐區、直沽文化繁榮區、宜居宜業承載區,大力發展信創產業、平臺經濟、科技金融、總部經濟、新能源新材料、文旅產業等六大主導產業,為河東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老廠房升級新文創
老舊廠房、閑置廠區是工業遺存,承載著河東區產業工人的青春和夢想,是一個城市的重要記憶,也是河東區的寶貴資源。當前河東區正處在創新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把產業轉型的供給端和需求側連接起來考慮,成為了可持續發展中的命題。先從老工業廠房啟動綜合性改造和利用提升開始。
6月10日,在位于天津市第七中學西側的一片老廠房內,施工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這里就是河東區正在進行的中冶天工老舊廠房改造提升現場。“我們打算將這個老舊廠房升級改造為河東區成林道26號設計文化體育主題創意園區,由工業記憶轉向文化創意,由舊空間轉向新地標,實現跨時代文化交融碰撞,推動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河東區產促局黨組書記、局長馬俊猛談起關于中冶天工老舊廠房改造構想時表示,“修舊如舊、綠化先行”是此次改造的設計原則,建設以體育為核心,集主題運動、群眾文化、設計聯盟、健身培訓、大眾賽事于一體的城市中心區特色創意園區。
事實上,在開發中冶天工老舊廠房之前,位于河東區六緯路的藍飛鴿創意產業園便是很好的樣板。前身是天津飛鴿自行車廠制造基地,如今,曾經風光無限的老舊廠房的標簽正逐步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富有現代氣息的創意園區。2019年河東區通過招商引資引入了江蘇藍園商業管理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對老廠房的改造,使這座沉寂多年的廠房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座集科技、文創、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新中式工業風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吸引了不少文創領域朝氣蓬勃的創業者。
近年來,河東區不斷推進老舊廠房升級改造,充分挖掘老舊廠房的新優勢,引入文化創意產業,豐富產業結構升級,提升傳統文化產業的附加值。如今那些承載著時代記憶的老廠房、老車間,正逐漸成為生機盎然的文創產業聚集地。據了解,像飛鴿、中冶天工這樣的老廠房河東區共有49處,具備改造條件的有23處。河東區將每年改造老舊廠房1到2處,實現產、城、人有機融合。
“金玉良策”引資聚智
細心觀察可發現,近兩年,河東區把招商引資作為對沖疫情影響、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硬招實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形成了“招得來、引得進、落得下、服務好”的招商鏈條,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位于河東區中航平臺經濟園內,跨境集裝箱物流平臺鴨嘴獸的辦公場所,目前裝修已初具規模。談及緣何選擇落戶河東,鴨嘴獸公司副總裁浦勤燕表示,“在前期的溝通中,我們感受到了天津市河東區招商團隊精準、周到的服務,讓我們對河東區的營商環境給予很高期待。目前,辦公場地即將準備就緒,目前正在招兵買馬大力招聘中,將立足河東打造鴨嘴獸華北區域總部。”
高質量發展需要有高水平的項目支撐。河東區堅持招商引資“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不動搖,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培育與引進并舉,聚焦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引才圖譜精準招商,引進一批串鏈、補鏈、強鏈企業和項目,高效整合集聚上下游產業鏈企業。通過開展專業招商、以商招商、應用場景招商、大數據招商、敲門招商,特別是發揮平臺類企業以商招商的作用,帶動龍頭企業、上下游配套企業和服務對象來河東發展,實現招商“裂變”。
就在前不久,河東區發布了招商引資“黃金十條”和招才引智“美玉十條”,對新認定的民營企業總部最高給予9000萬元補助獎勵,拿出真金白銀扶持重點企業,真情實意幫助企業和人才在河東落地生根、發展成長,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今年以來,引進了上實集團投資工大3號地項目、中交集團投資東宿舍地塊項目,兩個項目總投資額超80億元。1-5月,新落地企業1945家,注冊資金107億元,落地京冀項目企業167個,總投資48.23億元,其中北京企業33家,總投資40.3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