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盒馬北京首家倉儲式會員店開業,拉開其進京布局的序幕。不到一年時間,倉儲式會員店領域從風平浪靜到風起云涌,繼而成為新零售的風口。
繼盒馬宣布“一年開十店”之后,早已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零售巨頭山姆、Costco開始頻密布局,計劃開店的節奏也從之前的“一年一家”變成“一年十余家”。近一個月,華聯、家樂福、永輝等眾多零售企業也紛紛入局,至少有4家企業宣布,已開啟倉儲式會員制商超,加注會員店。
互聯網基因強大
近年來,盒馬一直在新零售的無人區探索,從“社區店模型”的盒馬mini,到“網訂柜取”的盒小馬,再到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會員店模式,連續開創新業態。作為首家中國人自己的倉儲式會員店,盒馬此次進京開店,除了提供商品,還增加了多項如洗車、專業驗光及眼鏡護理等延伸服務。
據了解,盒馬2018年開始試水“X會員計劃”,會員年費為258元,在普通盒馬門店可享受優惠福利。到目前為止,盒馬在北京沉淀的付費用戶已接近50萬。而這些沉淀用戶,成為盒馬會員店搶占市場的先天優勢。盒馬也由此進入規模化復制階段。
盒馬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10月1日,全國第一家盒馬X會員店在上海浦東開業后,兩個月內實現盈利,客單價達1000元,日營收最高超千萬元。盒馬總裁侯毅表示,今年將新開10家會員店,盒馬又要開始新一程的狂奔。
“盒馬會員店模式的成功跑通,在于其將健康的品牌形象、高便捷度、小批量定制的特征融合為一體。”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新零售指的是企業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通俗地說,新零售更多是通過信息技術來連接供給端和需求端,進而來改善服務的零售方式,即傳統O2O模式+大數據+傳統零售=線上+線下+物流=新零售。
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付費會員制”經歷了從陌生到熟悉的階段。1996年,沃爾瑪旗下的高端會員制商店山姆進入中國,給中國零售市場帶來了全新理念。此后,不少外資品牌都曾在中國試水倉儲式會員店,但屢屢遭遇水土不服。如今,隨著消費升級,行業競爭不斷加劇,為了競得會員用戶,倉儲式會員店模式應運而生。該模式采取零售方式從事現代批發業務分銷,既降低了成本,又不存在負流動資金,并為會員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體驗。由此,會員制模式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
技術路徑不斷優化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社區團購等新業態的沖擊,很多零售企業“腹背受敵”,營收、利潤、來客數大幅下滑,對于陷入流量困境的新老巨頭來說,急需尋找新的出口。
如果說2020年是中國本土倉儲式會員店的元年,那么2021年則是爆發之年。“線上體驗、先享受后付款、線上付款線下店提貨/送貨等方式作為新常態加速進入了消費者的觀念中,而且完美規避了疫情防控期間無法在公眾場合下進行消費的尷尬,形成了線上消費增長極。”人工智能與變革管理研究院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劉峰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此次疫情的發生對于數字經濟來說是一個助推劑,讓原本需要大力推進以線上零售、虛擬經濟、區塊鏈經濟等為代表的在線數字經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完成了市場教育。
劉峰表示,突破時空限制是新零售對傳統零售的變革。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于對傳統“人貨場”的變革。通過融合互聯網,甚至“以價值互聯網”為標榜的區塊鏈,讓“人貨場”的定義突破了原本的時空限制,讓消費者可以在任意地點任何時間進行任意消費,并實現了現金、在線支付、遠程支付,以及未來以央行數字貨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數字支付等多渠道付款模式。
劉峰認為,在此背景下,零售企業要想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優化技術化路徑是關鍵。企業需積極擁抱數字科技,以及以“新基建”中倡導的信息化技術區塊鏈、人工智能、5G、衛星互聯網等技術,并積極將前沿技術融入到自身業務中,構建技術護城河,通過融入人工智能、區塊鏈對傳統的業務和場景進行改造升級,給予消費者更新、更好、更有價值的體驗,最終實現提高自身業務能力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