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規劃與部署寫進了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寫進了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納入了深圳“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規劃。深圳正發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有專家總結對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理解,偏差之一就是,簡單認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國際品牌產品的國內集中消費地,而忽略了本土企業設計、創造和制造全球高質量品牌產品的能力,以及其在構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的重要地位。專家進一步指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需要滿足“對稱性發展原則”——即“購買”和“創造”之間要實現對稱,“消費中心”和“生產制造基地”要實現對稱。那么,從這個層面觀察深圳制造,從5G設備到智能手機,從新能源汽車到無人機,再到日常消費領域的橫崗眼鏡、水貝珠寶、大浪服裝、永豐源瓷器等等,深圳的優勢制造都應該面向國際,在更高層面制定品牌建設和推廣的戰略規劃。
專家指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不僅要聚集新產品、新業態的首店,更要成為新產品、新業態的首創地。從這個層面看,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指的不是以一城的消費能力支撐區域的消費指數,而是要將深圳建設成為國際消費品牌的集聚地、全球消費的目的地、時尚消費的策源地、消費文化的引領地等等。在這方面,深圳更應對標國際上一些將產業與消費文化高度融合的城市,比如底特律的汽車文化、米蘭的時裝文化、巴黎的時尚文化、慕尼黑的啤酒文化等等,實現產業特色與消費文化的深度融合,以首創引領潮流,以理念引領產業。
除了制造業優勢,深圳還有海陸空港齊全的國際貿易基礎優勢;有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數字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創新發育的規模優勢;有“雙區”驅動、“雙區”疊加發展的制度創新優勢等等。“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國際貿易中心城市”是深圳的既定目標,一攬子既定方略正在逐步實施,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國家部署中,深圳一定會以更大的作為貢獻經驗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