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知名私募人士):
趁大跌抄底好股策略奏效
本周大盤已經出現連續上攻,特別是“行情風向標”券商股,本周表現非常突出,這也意味著市場信心在回暖。大盤走出了上升趨勢,也驗證了我之前的判斷。
之前在市場調整的時候,我就給大家講,一定要保持信心和耐心,好的股票每次調整都是抄底的機會,每次大跌都是抄底優質股票或者優質基金的時機,概莫能外。現在大家對于這句話應該是深有體會的。
堅持價值投資,做好公司的股東,我們才敢于在每一輪大跌的時候去加倉好股票、好基金,而績差股、題材股、小市值的股票越來越沒有機會。最近出現一些小盤股持續下跌,甚至退市的情況,我覺得這種情況未來還會比較普遍。
K型走勢將成為未來主要的形態,也就是20%的好股票不斷的上漲,甚至不斷創新高,而剩下80%的股票,特別是績差股會像K向下的一捺,不斷的出現下跌,甚至退市。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轉變投資理念,站到價值投資這一邊,這樣的話才能夠真正的抓住機會。
本周,北上資金大量流入A股去抄底這些優質股票。在2016年,我就提出跟著外資學投資,就是學習外資的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學習他們選股的方法,甚至很多人抄作業都獲得了比較好的回報,因為我們只要把北上資金流入的前20大股票列出來看,無一例外都是業績優良的白龍馬股,大家跟隨外資去買入這些白龍馬股,應該說都是收獲頗豐的。
在周二市場大漲的時候,北上資金當日凈流入超過210多億,創出歷史最大單日流量。而目前北上資金已經是連續六周凈買入,這說明A股的優質股票已經吸引到了外資的關注。外資流入一方面是受到最近好股票已經調整到位的吸引,另一方面就是人民幣升值。
最近人民幣出現了持續的升值,應該說人民幣升值會加大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而優質股票無疑是最好的人民幣資產。所以外資通過滬港通、深港通來配置A股優質股票,已經成為過去幾年的一個重要特征,甚至成為市場的重要投資參考。
很多人關注北上資金的流進流出情況,從流入最大的兩個行業來看,最近兩周是白酒和醫藥,這也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當然,大家關注外資的流向不要太短期,不要過多的關注一兩天的資金凈流入或者流出,我們更多的要關注長時間資金的流向,因為現在外資持有A股的股票大概是兩萬多億,在A股總市值的占比只有4%,并不大。
長期來看,外資對A股的配置比例應該有望達到A股總市值的10%左右,所以相當于還有兩三倍左右的空間,所以大家對于外資流向應該有長期的信心。因為外資往往更具有投資經驗,所以對于A股市場股票的選擇是非常看重基本面的,看中這些股票的長期價值。
這段時間,前期表現比較強勢的一些順周期板塊出現了集體調整,比如鋼鐵、煤炭、有色、化工、銀行、地產等。順周期板塊是和宏觀經濟周期密切相關的板塊,往往是在經濟復蘇、流動性充裕的時候會有比較強烈的表現,外加上這一次美聯儲放水,催生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漲,所以出現了一波順周期行情。
順周期表現往往是階段性的,不像消費股會不斷創新高,所以大家對于順周期的投資要注意不能戀戰,有了盈利之后一定要獲利了結,否則還會跌回來,甚至可能會爆倉,打回原形。因為順周期這些板塊盈利巔峰期一過,未來的發展趨勢并不好,短期的上漲僅僅是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拉動,而他們的盈利能力已經不強,大家還是要從長期去配置消費股。
總結來看,本周市場表現讓我們比較滿意,獲得了比較好的上漲,可以說好公司的機會會越來越多,這也會成為大家拿來養老的一些品種。也就是說,消費白馬股是值得拿來養老的品種,這是我2019年就提出來的觀點,供大家參考。堅持價值投資,做好公司的股東或者買入優質基金,是抓住A股市場機會最好的投資策略。
玉名(私募基金經理):
警惕北向資金轉向
隨著MSCI成分股調整結束之后,北向資金購買熱情驟降,指數也陷入到了窄幅整理狀態,缺乏了動力。所以,5月28日早盤也提到了,驗證資金是持續流入,還是僅僅是MSCI成分股局部因素,這是一個很好的節點。而午盤指數還是很具有迷惑性的,先沖高,然后跳水。北向資金檢驗節點,本身力量趨弱,縮量沖高是一種假象。但對股民來說,這樣節點判斷,哪些在指數回落中跳水快的,就是前期短線力量介入多的,跑路和踩踏的;相反,這樣指數回落,會引發新的熱點切換,一些調整多的前期熱點,又會有異動,包括新能車資源股就是典型。
剖析市場前期上漲,金融、白酒這兩個市場最大的權重,是指數主要貢獻力量。5月27日尾盤大市值品種異動,貴州茅臺、五糧液、中信建投等一批個股,大單推動快速上漲拉動指數。但創業板走弱,形成了背離,所以,調整因素不是在5月28日,而是之前就已經呈現了。我們看到妙可藍多等一批之前刷新高點,甚至歷史高點個股,無論是因為事件、傳聞,還是自身因素,有明顯的跳水,這種高位回落;也與一些低位補漲股反彈形成了共性,值得股民重視。
什么是股市賺錢?說白了,就是個股、模式、股民策略,三者匹配就賺錢,不匹配就虧錢。很多股民的問題不是個股如何,而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模式博弈。模式都不對,更談不到合理策略,以及時間周期的應用。那么,最后的結果不理想也就是必然了。
很多股民的思維不跟隨市場去改變、進化,那么就會被市場落下,甚至被淘汰。對此可以改進兩點:一是建立疊加對比的因素,股市與期貨,指數品種間,同板塊個股股性劃分,熱點風格切換時使用,簡單有效。二是將各個時間節點,上證50VS中證1000,以及機構重倉股和市場各類指數對比,也能消除很多誤區。單純研究資金,跟著某一路資金如何會有誤區,一是這樣總是滯后的,資金動作都是先行的,且消息披露慢。二是當出現變化的時候,資金有主動權,有自己的思路,但盲目跟隨的人沒有,不知道如何處理,因此這是不可取的。比較好的思路是先分析行業,行業特點、景氣周期等,按照行業博弈。
黎仕禹(廣東小禹投資總經理):
沖擊浪行情到來
目前市場開始全面走好,一波沖擊浪行情到來。從目前的市場趨勢來看,滬指也許后市真的會很輕松地就會像某券商研究所所長所說的,挑戰站上4000點,其實這并不難。因為現在市場都已經沖上了3600點了,后市指數再漲個10%出頭,那么滬指就可以輕松沖上4000點了。但是,指數上沖,我們買的并不是指數,所以,我們現在要開始研究布局后市的主流熱點板塊個股。
從本周內的市場板塊熱點來看,以券商為代表的大金融板塊表現得還是比較出色的,但是我們始終擔心券商后繼無力,所以對于整個金融板塊的觀點,我們也許認為它們僅僅只是起到“搭臺”的作用而已,而唱戲的“主角”可能并不是它們。而從本周內科技股的逐步活躍當中,似乎又看到了像去年7月初那會科技股的“沖勁”。所以,我們現在開始考慮科技股的布局了。
當然了,市場的前期各種“茅”應該也不會差,穩健的投資者可以考慮這些“茅”。總之,市場的行情展開了,我們就要積極努力地去尋找和把握機會,而不是在市場沒有行情地時候還努力地操盤“干活”。請記住,順水行舟,事半功倍,而目前我們就是要順著市場的向上進攻趨勢去努力賺錢。不要等市場沒有什么機會的時候,還勤奮地去操盤賺錢,那時候就是事倍功半,逆水行舟了。
在本周內,我們也看到了北向資金這些“聰明錢”加速跑步進入A股,所以說,資金是判斷市場趨勢的最佳參照物。畢竟無利不起早,北向聰明資金都跑步進場了,那么我們還在猶豫什么呢?也許有些人會認為,現在國內的經濟以及全球的經濟復蘇并不理想,甚至前段時間還受通脹預期抬頭所打壓。
不過,我們始終都相信市場的趨勢,遵循順勢而為的原則。趨勢為王,既然市場的趨勢選擇了向上突破進攻,而市場的資金也表明了自己的方向和態度,那么我們還懷疑什么呢?難道這些人覺得自己比那些先知先覺的大機構資金們還聰明嗎?
確實,市場上就是有一些人總是做一些“自以為聰明”的事情,這些人總覺得自己才應該是對的,而忽略了市場的整個大趨勢其實都是那些先知先覺的機構資金們所營造的事實。所以,我們所做的事情就是追隨趨勢,其實就是追隨那些先知先覺的機構資金們的動向。我們并不做唯心主義的市場分析,我們只做市場的客觀理智分析。
還是那句話,如果市場趨勢是向上的,我們就堅定地相信和順勢而為就行了,不要有太多的其它想法。反之,如果市場趨勢出現了重大破位,我們則應該堅定不回頭。
黃智華(資深投資人):
整理一年后或上臺階
本周大盤回升。本周二上證指數創今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滬深兩市成交時隔3個月重返萬億元大關。本周三、周四、周五滬指分別沖高至3603點、3626點、3622點到該壓力帶區域略受阻。
之前分析,滬指近期上破60日均線,市場穩定性可望提高,不排除逐漸向上挑戰大箱體上邊3600點上下壓力帶。而從走勢看,滬指2015年11月17日3678點、2015年12月23日3684點、2021年1月25日3637點構成近5年的波段高點,結合已進入2015年7月至8月下旬3560-4100點整理套牢區,未來蓄勢后推進仍較為反復,3600點上下壓力帶蓄勢整理后,未來如有效突破,或逐漸向箱體上方平行線3800點壓力帶挑戰。
大盤去年7月形成重要壓力點整理以來已近1年,歷史上1年為調整周期,今年6月和7月不排除開啟一波上漲的時間窗,本周二滬指跳空上漲缺口或為啟動缺口,整理1年市場或上臺階運行。特別是在未來一兩個月處派息階段,部分調整充分的低估值派息收益水平較高的品種或迎來估值收復機會。而近日實施高派息的個股均大漲。
近日市場流動性呈顯著回升態勢,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破6.4關口,人民幣升值引發外資加速涌入,而增量資金流入A股的首選目標仍聚焦于金融、消費類等業績確定性高的藍籌品種,這些品種近日表現較為強勢。
牛市旗手券商板塊近期反復有所表現,正如之所說,不少券商股經過較長時間的調整,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區。從近幾年看,券商、銀行、保險等金融板塊每年均有一波階段持續大漲行情,可關注以券商為首的金融板塊會否逐漸形成支撐甚至啟動點。
事實上,近幾個交易日券商、銀行、保險等金融品種反復回升,部分甚至創出歷史新高。大盤未來上一臺階仍需要金融和大消費板塊輪番帶動。
釀酒、醫藥等大消費概念近期受市場反復追捧。目前我國消費市場繼續呈穩步恢復態勢,傳統消費提質升級,新型消費蓬勃發展。
不少鋰電池、新能源汽車概念股本周大漲甚至創出歷史新高。有分析認為,2021年上半年鋰電材料各環節的龍頭企業基本都處于滿產狀態,下半年景氣度將進一步提升。而據報道,近日,家電巨頭美的宣布開始發力新能源汽車,再次攪動市場。智能汽車正在成為機構強力布局的方向。而無人駕駛正在加速駛向現實。
環保方面,“碳達峰、碳中和”題材近期反復被挖掘,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未來較長時間確定性高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