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二季度即將收官,但席卷全球的“芯片荒”并沒有好轉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隨著全球“芯荒”加劇,科技股走高,相關主題基金的凈值也出現回升。
主題基金上漲
相關ETF率先扛起反彈大旗。據Wind統計,從二級市場表現看,截至6月7日收盤,五月以來半導體相關ETF的場內漲幅最高接近20%。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場內價格上漲了19.77%,國泰CES半導體芯片ETF、鵬華國證半導體芯片ETF、廣發國證半導體芯片ETF漲幅均在17%以上。
從主動基金看,蔡嵩松管理的諾安成長基金作為“半導體基金”的代表表現不俗。截至6月4日,諾安成長基金近一周凈值增長率為3.94%,近一個月凈值增長率為6.15%。
2020年權益基金冠軍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研究精選和陸彬管理的匯豐晉信先鋒制造的凈值增長率也十分亮眼。截至6月4日,上述2只基金近一周凈值增長率高達5.40%和3.51%,近一個月也達到了12.55%和11.42%。
科技基金調倉
記者整理發現,并非所有以科技見長的基金近一個月凈值增長率都能名列前茅,這其中不少產品的凈值增長率并未大幅爆發,原因就在于重倉的個股方面。
根據一季報,李元博管理的富國科技創新第一大、第七大重倉股分別是中國平安和中國移動,周應波管理的中歐時代先鋒第五大、第六大、第十大重倉股分別是海大集團、郵儲銀行和中國平安,劉格菘管理的廣發科技先鋒第六大、第八大重倉股分別是榮盛石化和恒力石化。
科技基金經理為何如此調倉換股?某科技賽道基金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會偏好更“均衡”的配置方式。在他看來,“芯荒”對于科技股存在階段性提振,且目前市場整體向好趨勢明顯,有一定的超跌反彈因素。總體來看,科技股想要呈現趨勢性行情,或許并不容易持續,畢竟目前整體市場仍處于流動性邊際收緊的過程中,很多科技股估值仍處于相對高位。
內部分化較大
芯片短缺,半導體持續飆升,科技股行情會持續嗎?興業基金研究團隊負責人鄒慧表示,這一輪全球半導體的景氣度復蘇從2019年開始,隨著5G基站和5G手機滲透率的提升,疊加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對PC、PAD 需求的拉動,全球半導體產能因此出現供需緊張的情況。海外疫情的反復又限制了海外產能的正常運轉,給我國制造、封測、設備和材料環節加速擴產,實現跨越式發展創造了良好機遇。
“在投資布局上,我們將聚焦手握產能且具備漲價能力的一線設計公司、IDM公司以及受益晶圓廠擴產的設備和材料領域的投資機會。”鄒慧表示。
湘財基金認為,科技行業當前內部分化較大,電子產業鏈處于景氣高點,通信產業鏈受全球政治及5G建設周期影響走弱。半導體出貨增速上行疊加存儲價格上漲,電子行業迎來量價齊升的過程。湘財基金主要看好IC設計、面板、半導體材料等市場擴張的領域,通信、計算機行業趨勢偏弱,仍需等待行業催化與估值調整后布局。
湘財基金認為,短期科技行業主要矛盾在于流動性,受到貨幣政策收緊預期的影響更大,預計在未來政策轉向寬松后,科技行情有望具有更好的持續性。湘財基金持續關注景氣度較高的電子、電氣設備的相關子行業,以低估值、高成長的中盤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