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上市藥企半年報大幕開啟。19日晚間,健民集團發布中報顯示,公司2021年1至6月實現營業收入17.93億元,同比增長74.5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67 億元,同比增長192.24%;基本每股收益為1.10元。
從已經披露的業績預告情況看,醫藥板塊總體業績向好。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時,121家上市藥企對中報業績進行了預告,其中,84家公司預喜,占比近七成。以預告凈利潤同比增長下限統計,41股凈利潤增幅超100%,熱景生物、太安堂、哈三聯、金石亞藥業績增幅預期居前,預告凈利潤同比增長下限均超過10倍。
多家公司在業績預告中提及,公司主要業務已恢復正常水平。潤達醫療19日公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5億元至2.15億元,同比增加75.33%至93.31%。該公司表示,公司本次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系醫院恢復正常就診活動,公司各項業務穩步開展,同時公司積極拓展市場,整體業務規模上升。同日,中報預喜的心脈醫療也表示,上半年隨著新冠疫情得到控制,醫院門診逐步恢復正常,公司繼續不斷加大市場開拓力度。
同時,有23家藥企預計上半年虧損,包括4家首虧、3家增虧、10家續虧和6家減虧。以預告凈利潤上限統計,美年健康、國際醫學、海南海藥、宜華健康、紫鑫藥業、國新健康上半年預虧過億。
機構普遍重視中報業績帶來的投資機會。首創證券研究在回顧上半年醫藥板塊表現時指出,醫藥板塊細分行業分化加劇,行業整體估值處于十年波動區間中位數附近,估值并未明顯高估,但醫療服務等部分細分行業估值略高。
華金證券研究認為,高估值狀態目前沒有跡象會被打破,但可能出現短期波動變化,高估值一方面是資金對業績確定性板塊的抱團效應,另外也是對業績高增長的提前反映,下半年一方面需要關注業績的實現程度,也需要關注相對低估子板塊中的龍頭個股。中泰證券研究建議,從景氣度持續的板塊和未被充分預期的細分優質公司切入,關注中報業績有望表現亮眼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