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拉開帷幕,成為推動全球商品和服務對接的橋梁。“港通天下”的寧波,日益成為優質進口商品進入中國的集散地,而寧波企業的“購物車”也愈發充實。然而,“買進來”容易,“賣得好”難,如何通過一系列銷售運營的“組合拳”,真正幫助國外品牌打開中國市場,才是考驗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試金石(11月9日《寧波晚報》)。
跨國“聯姻”、“直播帶貨”、以進入熱播劇的形式火速“出圈”……寧波代理商與外國經銷商在進博會上建立了長期的合作,即使是在進博會休會期間,中國的消費者也能隨時買到優質的進口商品,實現展會365天永不落幕。
進博會、消博會、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寧波對外開放的步伐一路走來走得踏實,走得接地氣。與世界各國的交往和合作,寧波一直在行動。目前,我市已經把會展業定為寧波城市發展的戰略性產業,通過會展業聚焦展會核心功能,業已成為寧波與世界各國多層次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時為加快打造寧波本土的展會品牌“甬闖世界”提供了成功的樣板。
各國間的經貿關系從來是分工合作、互利共贏的。就進博會而言,讓中國消費者有了更多了解參展國家風土人情、足不出戶就能購買到更多國外高品質商品的機會,滿足了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許多消費者買到了心儀的商品后意猶未盡,而且愛屋及烏,還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去國外走一走、看一看,促進了消費升級。
進博會的舉辦,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進一步推動對外開放,促進世界各國加強經貿交流合作的需要。因此,寧波企業的“購物車”,不但要“買進來”,而且更要“賣得好”,為整合國內外資源,展示尖端科技成果,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穩定增長作出寧波貢獻。
正如一家外國參展商所說的那樣:“進博會是一個引力場和策源地,國際國內各種創新企業、創新資源在此相互對接、相互賦能。”進博會在助力國外品牌打開中國市場的同時,也引進了更多的國外高端設備和先進技術,有助于中國企業在創新利用的基礎上,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本土品牌,進一步走向世界,更好地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
( 鄭建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