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一大早,在杭州西湖龍井茶一級保護區翁家山村茶園里,翁琦已經奮戰兩個多小時,“6點開始澆水,現在開始翻地,高溫持續,茶樹都缺水了。”
翁琦介紹,隨著高溫的持續,他家的部分茶樹葉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焦黃,有些茶葉還出現變紅的情況。“看著這些茶葉,我心里很急,全家人明年的收成都指望著這些茶樹了。”
從今年6月26日出梅以來,杭州全市平均氣溫31.2℃,較常年同期(28.7℃)偏高2.5℃,居歷史第1位。高溫持續的情況也引起農業部門的關注,記者從各區縣農業部門了解到,目前工作組已經下到基層,對茶葉的抗高溫工作進行指導。“在此,我們也通過每日商報平臺向茶葉生產主體呼吁,要做好高溫遮陽工作,此外要選擇早晚時段去茶園灌溉。”
西湖龍井65%以上為群體種
根深葉茂抗高溫能力強
上午十點,在中國茶葉博物館門前的一塊茶園里,雙峰村的植保員翁海牛查看著一片被曬焦的茶樹。這是他們村里的一片示范茶園,有120畝,曬焦的面積不大,只是一小條,整體的生長還是好的。
實際上,今年杭州的高溫天氣持續時間之長實在罕見,據西湖區茶葉首席專家商建農介紹,在西湖龍井的主產區,有65%左右的茶樹是群體種,這些茶樹都是當年用茶籽播種的,根深葉茂,對高溫、干旱的抵抗力也較強。“經過幾十年的生長,這些茶樹的根系有一兩米長,即便是今年的高溫也可以輕易抵抗。”而對于龍井43這些通過嫁接長大的茶樹,商建農表露出了一定的擔心。“現在我最擔心的就是這批茶樹,因此我們建議龍井43的茶農要做好相應的防護工作。”
農業部門呼吁生產主體
為茶樹搭建遮陽棚
對于龍井43的防曬工作,商建農早就開始布置,在茶博館附近的茶園里他指著不遠處的一片片黑色的遮陽棚介紹,使用了遮陽棚的茶樹曬傷的情況基本沒有,這說明遮陽棚的作用非常大。“茶樹生長最適溫度10℃-25℃之間,持續在高溫干旱、強光照射的氣候環境下8-10天,會出現茶樹日灼病,導致茶樹生長長勢弱,從而對茶葉的產量和品質產生影響。”
商建農表示,雖然高溫對占到西湖龍井總量多數的群體種影響不大,但應當保證龍井43的防高溫工作開展。“我們希望借助每日商報的平臺,呼吁廣大的茶葉生產主體,搭建好遮陽棚,做好早晚兩次的補水工作。”
對此,杭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全市的農業抗高溫工作早就開展了,高溫天氣對于明年西湖龍井的產量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記者 朱光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