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未來農場?具體怎樣建設?日前,我省印發《浙江省未來農場建設導則(1.0版)》(以下簡稱《導則》),描繪了未來農場建設藍圖。
《導則》適用于浙江省未來農場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維和評估,同時,也可用于指導大田糧油、丘陵果蔬茶、設施農業、畜禽、水產等生產管理的數字化建設和評估工作。
那么,什么是未來農場?《導則》中說,未來農場就是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與管理理念,系統性地對農業生產管理、經營模式、分配體系優化重構,旨在進一步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產業競爭力,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農業現代化新型組織。
根據建設類型,《導則》中將未來農場分成了科技引領和產業引領兩大類。其中,科技引領型農場指的是能積極開展供種育苗、機械化作業、智能托管等社會化服務,通過科技與裝備賦能,達到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和單位人員產出效益明顯提升,在以科技引領農業產業發展方面具有明顯引領示范作用。產業引領型顧名思義,是指未來農場在行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建立地域性優勢品牌,在帶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和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等方面具有明顯引領示范作用。
未來農場如何建設?根據《導則》,未來農場的建設可概括為“3+5+N”,其中,“3”為農業產業大腦、“浙農”系列應用、未來農場數字化管理應用等三個關鍵支撐;“5”為5項能力建設;“N”為未來農場、未來牧場、未來漁場等N個應用場景。
不僅如此,《導則》提出了5個方面的具體建設內容,包括了要素集約化、生產智能化、產業生態化、管理高效化、功能多樣化。
另外,《導則》還提出,未來農場要以農產品安全優質、綠色生態為目標,兼顧環境、資源和經濟效益等因素,強化綠色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技術應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和生產過程節能高效,降低單位產品碳排放,形成可持續的綠色生態發展模式。如強化對生產投入品(肥料、農藥、疫苗和獸藥等)數字化管控,構建并應用動植物生長環境、養料配比、生長態勢、生物安全等智能調控模型,開展農產品全過程質量安全追溯等。
(記者 許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