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路上,外來務工人員同樣不能掉隊。在國家級湖州莫干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核心區塊所在地的德清縣阜溪街道,工作、生活著近5萬名外來務工人員,占該街道總人口70%以上。
為了讓這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居民”在德清實現個人成長、家庭致富,阜溪街道大力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創新打造“同心同行”新居民特色品牌,推動地域、民族的融合,合力推動共同富裕建設。
營造便民利民高品質生活
11月25日一早,阜溪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充滿了歡聲笑語。舞蹈室內,新居民阿姨跟隨音樂律動翩翩起舞;健康養生堂內,志愿者為老人免費理發、拍攝證件照,暖意融融;中西面點培訓教室內,“阜溪好婆婆”正在教新居民制作德清家常菜——鯽魚豆腐湯,并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讓忙于工作的新居民也能通過手機實時收看……
把這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稱之為“新德清人之家”,一點都不為過。這里配備了文明實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城市書房、志愿服務多功能室、文明宣講室等21間大小場所,設施設備先進,教育網絡健全,融多種功能于一體,為轄區內3個社區、6個行政村和近700家企業的7萬余人提供志愿服務培訓。
“依托完善的場地和設備,我們常態化為企業提供各類技能培訓、為暑期小候鳥開設暑期班、為少數民族開設文化藝術交流場地等。”阜溪街道黨工委委員夏賽祎介紹,除此之外,城市書房、兒童活動室、垃圾分類講堂等功能區,為外來務工人員及本地居民兒童提供了寓教于樂的好去處,盡心盡力打造便民利民服務體系。
新老居民的和諧共融,是德清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動該縣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先行示范的重要基礎保障。一直以來,德清扎實做好東西部協作、山海協作、對口合作等工作,尤其是阜溪街道創新打造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不斷提升“新居民”創業致富帶富和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
打造“同心同行”共富品牌
“在推動共同富裕的過程中,既要立足于把‘蛋糕’做大,也要著眼于把‘蛋糕’分好。”阜溪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家街道層面的非公募基金會,幸福阜溪公益基金已走過四個年頭,募集資金超過1100萬元,總支出233萬元,引入和孵化社區社會組織15家,支持開展公益項目216個,樹立經濟社會各領域先進標桿1143人次,受益群眾覆蓋率達到76%以上,初步形成了全員攜手走向共同富裕的社會機制。
在帶動外來務工人員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中,阜溪街道依托幸福阜溪公益基金,設立“同心同行”單項基金,通過開展首屆新居民節、小候鳥看德清、新居民趣味運動會等活動,旨在引導新居民家庭融入德清,提升歸屬感和幸福感。
“我們不僅致力于德清本土的共富,也主動走出德清,來到新居民的家鄉開展鄉村振興等活動。”夏賽祎介紹。去年以來,阜溪街道制定“同心同行”工程實施方案,按照“穩一人就業、助一戶小康”“傳一方理念、助一地振興”的目標,先后赴貴州省納雍縣董地鄉、安徽省黟縣宏譚鄉等地,通過設立對口人力資源服務站、開展村社區書記論壇等一系列活動,大力助推當地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記者 沈曉顏 通訊員 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