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深圳提出全域加快推進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通過標準引領、日常巡查、綜合整治等多項舉措,為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貢獻“交通策略”。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對188所中小學周邊交通的微改造,校園周邊交通出行環境全面改善。
據悉,在標準編制方面,早在2018年,市交通運輸局就與深圳市婦兒工委聯合編制了《深圳市兒童友好出行系統建設指引(試行)》,明確兒童友好出行系統建設相關指標和要求。同時,為進一步規范細化交通設施設置要求,市交通運輸局組織編制《校園周邊交通管理設施設置指引》,明確交通標志、交通標線、分隔設施、交通信號燈、行人及無障礙設施、監控設施、照明設施等涉及道路、行人及社會車輛三個層面交通管理設施的設置要求,并通過實施道路交通管理設施施工圖設計管理審查制度。2020年以來,共為420多個項目提供技術指導,其中涉及校園周邊道路的項目69個,強化對道路設計的把控和指導,確保校園周邊交通設施建設相關要求得到充分落實。
為全面改善校園周邊交通狀況,緩解學校周邊片區交通擁堵。2020年以來,市交通運輸局會同交警等單位堅持“一校一策”,對深圳中學、園嶺小學、上步中學等188所學校周邊交通進行微改造,通過增設護學通道、兒童學道、風雨連廊,以及調整優化交通組織、增設路邊停車位、錯峰放學、增設交通科技設備、預約接送等措施,全面改善校園周邊交通出行環境。
在實施綜合整治中,市交通運輸局會同交警等單位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如推出校園周邊設施安全保障為重點的光祖中學試點“學道”交通體系,以校園周邊道路擁堵治理為重點的“螺嶺學校示范點”模式等。
此外,為保障校園周邊道路交通安全暢通。市交通運輸局將校園周邊道路納入重點巡查、整治區域,加強巡查力量、加密巡查頻次、加大整治力度,僅2021年上半年,即排查學校周邊道路1747條次,發現隱患1057處,完成整改756處,推進整改271處,轉外單位整改30處,有效提升校園周邊交通設施的安全保障能力,為學童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記者 肖晗 通訊員 何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