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錢塘區工業用地新年首拍迎來“開門紅”:6宗、638畝工業用地在短短幾十分鐘內被意向企業鎖定、“搶拍一空”,遠超去年同期整個一季度的拿地總量。一家寧波企業在錢塘連拿兩塊地并感慨:錢塘區規劃布局清晰、潛力無限,“未來要在杭州擴大發展”!
隨著行政區劃的調整到位、各類規劃的持續完善、地鐵站點的接連開通……不斷增強著市場對于這片未來之地的信心:2021年度錢塘區工業用地共出讓工業用地38宗2652畝,超出市委市政府年初計劃近1000畝,位列全市第一。
“越來越多的企業關注錢塘、投資錢塘”,在市規劃資源局錢塘分局負責人看來,此番工業用地出讓“開門紅”,是錢塘區依托江海交匯、吳越交融的歷史人文優勢,作為杭州城東智造大走廊建設的核心區、引領區,發展高端“智能制造”戰略規劃“照進現實”的應有之義。
產業為本“謀篇布局” 高端“智能制造”戰略規劃“照進現實”
被企業“點名”表揚的錢塘規劃,有哪些內容?
記者留意到,自去年全市行政區劃調整以來,市規劃資源局錢塘分局圍繞“智涌錢塘·現代星城”目標,在錢塘531.7平方公里的“棋盤”上,梳理研究城市、產業、生態等功能板塊空間,相繼編制并公布了《杭州錢塘新區戰略規劃》、《杭州錢塘區生態專項規劃》《杭州錢塘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以及《下沙片區環境提升規劃》《江東片區環境提升規劃》等系列規劃。
這些規劃,為錢塘區的產城融合謀篇布局。
“錢塘區地處環杭州灣V字形拐點,一小時交通圈可覆蓋杭州灣50%區域。”市規劃資源局錢塘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大半年,如何用好“錢塘新區”這塊省級新區“金字招牌”,同時充分發揮行政區的城市服務功能,為錢塘產業騰飛蓄勢添能?始終是各規劃團隊思考聚焦的核心。
“區委一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必須始終牢記產業是錢塘的立區之本。”市規劃資源局錢塘分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戰略規劃》期限至2035年,提綱挈領落實了省委省政府賦予錢塘新區的歷史使命與戰略定位——世界級智能制造產業集群、長三角地區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全省標志性戰略性改革開放大平臺、杭州灣數字經濟與高端制造融合創新發展引領區。
交通規劃,也主要圍繞服務產業來展開。
結合《交通專項規劃》,錢塘以德勝快速路-江東大道軸線及艮山東路-12號大街軸線為廊道,構建起一條加速兩片區東西向產業融合的“大走廊”,串起了下沙生命健康產業、江東半導體與未來產業、臨江新材料產業和前進智能交通裝備產業等各個“產業組團”,推動各組團內產業延伸、融合,以優勢產業集群實現土地的專業高效利用。
生態賦能“綠意空間” 高水平建設“智涌錢塘·現代星城”
“錢塘區未來是全市乃至全省高端智能制造重地,但也應該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宜游之地。”錢塘分局相關負責人特別指出,在錢塘的規劃中,關于深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生態賦能打造宜居之城的筆墨從未缺席,“錢塘作為浙江省生態海岸帶建設的主戰場、杭州融入灣區發展的主陣地,也必然爭當杭州未來綠色發展的戰略策源地,成為構建‘綠色智慧、和諧美麗’大灣區的重要一環。”
根據《生態專項》規劃,錢塘將以江東片區和下沙片區為兩大核心,構建起錢塘江特色景觀帶和城市風貌景觀帶,并結合“雙廊”構想,打造江灘綠谷和多個景觀節點,形成“兩核兩帶、一谷多點”生態景觀體系。
借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契機,市規劃資源局錢塘分局進一步科學合理界定生態、農業、城鎮空間,為錢塘構建起“一帶雙城、兩擎三軸”的總體空間格局。
“其中,‘一帶雙城’就是以魅力錢塘江生態海岸帶,串起下沙‘都市型城區’和江東‘田園型城區’,并在東西兩片區高標準打造東部灣新城、江海之城‘兩擎’,以期成為未來的杭州門戶、新區標志。”在錢塘分局負責人看來,以城聚產,以產興城,在做好大的謀篇布局后,也要通過詳細的落地方案著手資源優化配置。
結合具體的下沙、江東兩個片區的環境提升專項規劃方案,錢塘還將對區域內教育醫療等公建配套、公園小品等城市景觀進行優化設計,打造更優的城市服務和“綠意空間”,進一步提升區域整體風貌和生產生活品質,讓錢塘區煥發新光彩。
“2022年是錢塘揚帆起航的第一個完整年份,新年第一個月,我們計劃出讓工業用地8宗、780畝,同時緊鑼密鼓推進國土空間規劃,教育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專項規劃編制,開足馬力做好要素保障,為企業布局錢塘做好服務,當好‘店小二’。”市規劃資源局錢塘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入貫徹國家、省、市的重大發展戰略,筑牢規劃和自然資源根基,在高水平建設“智涌錢塘·現代星城”的道路上,奮力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
(記者 劉園園通訊員 周文 鄧柳蕓 苗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