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1日從重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洽談會組委會獲悉,截至目前,重慶作為中國中西部地區最年輕的直轄市,除市級層面外,30多個區縣求賢若渴,根據自身需求發布了引才引智及創新創業優惠政策。重慶正廣發“英雄帖”,海攬世界英才。
沙坪壩區已有3000余年的歷史,是重慶市科教文化區。當前,沙坪壩區正在積極開展國際國內合作。設立1000萬元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高校院所對接國際規則,參與海外項目合作。對各創新主體開展國際產學研合作,并在該區成功實現產業化的重大項目,按技術合同實際發生額的10%給予補助。
作為主城核心區之一的江北區在引才政策上也是卯足了實力。對企業有優惠、對基地平臺有扶持,對人才除了資金獎勵,亦發“人才綠卡”,保障人才引進家庭安心落戶。江北區對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重點行業緊缺人才給予重點資助,按A、B、C三個類別,對高層次創業人才,分別給予不超過300萬元、150萬元、6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
銅梁龍燈的發祥地--銅梁區正在區內打造升級電商平臺和自建本地第三方平臺,注冊運行一年以上且穩定可靠和取得國家相關證照的,給予一次性專項補貼10萬元。對成功創建國家級、市級、區級創業孵化基地的,補貼建設經費30—50萬元。
處在重慶市西南部的巴南區將設立創新人才專項資金,每年投入不低于1000萬元,主要用于用人主體單位和創新型人才的鼓勵支持和引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可在重要貢獻人員、所屬單位與成果轉移轉化機構之間合理分配。其中,對科技人員的獎勵應不低于凈收入的50%,做出主要貢獻人員所獲得的份額應不低于獎勵總額的50%。
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之后國務院批準的中國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兩江新區”,當前正培育壯大十大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其引才及創新創業優惠政策也不斷疊加。
兩江新區設立每年不低于1億元的人才專項資金,用于引進與激勵國內外高層次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創新創業、名師名醫等各類人才,逐步加大對人才引進、培養、資助、獎勵、補貼、救助等的力度。同時,設立10億元的創新創業專項資金,對海內外頂尖人才團隊或領軍人才團隊帶國際領先的關鍵技術、科技創新成果來兩江新區開展研發工作或科技成果轉化的,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項目扶持資金、啟動資金、投資貸款利息補貼和產業基金等金融支持。
據了解,兩江新區還將于9月舉行“2017年重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洽談會”。大會旨在讓有項目、有技術、有意愿到重慶創業創新的海外(海歸)人才、國內創新創業人才等高層次人才快速聚集。擬爭取引進一批人才,引進一批優質項目落地,同時儲備一批意向項目和人才,建立人才項目數據庫,打造重慶引才引智“金字招牌”。
截至目前,共有179家單位確認參加大會現場招聘活動,并提供急需的人才職位1146余個,人才需求3010余名。
根據重慶啟動實施的引進海內外英才“鴻雁計劃”,該市將用5年左右時間,每年引進1000至2000名海內外人才及團隊,服務重慶發展建設。同時,重慶官方頒布的《重慶市戰略性新興產業2016-2020人才需求指導目錄(2016版)》顯示,到2020年,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需求研發、專業技術、技能人才25萬余人,其中研發人才6萬余人,專業技術人才8萬余人,技能人才11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