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股份(20.770,-0.15,-0.72%)(300498.SZ)昨日股價下跌3.24%,報收20.92元/股,總市值1092.10億元。回望2015年11月2日,溫氏股份在創業板上市,開盤當日股價飆升至75元/股,市值高達2500億,高居深市榜首。
據溫氏股份2017年度業績預告數據顯示,公司2017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億元-7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0.63%-44.02%。上年同期盈利117.90億元。溫氏股份表示,2017年銷售收入同比下降6.74%,主要是受國內生豬市場行情變化的影響。
數據預測顯示,2018年生豬均價將在13.5-14.5元/公斤區間內,環比2017年均價下跌10%左右。2月春節前15元/公斤附近高位震蕩,2-4月季節性下降10%-20%,4-9月季節性上漲10%-20%,9月后回落。
分析認為,“豬周期”已駛入下行通道。豬肉價格下跌,不僅影響有關“養豬股”業績,也意味著這輪肇始于2015年,并在2016年達到峰值的“豬周期”駛入下行通道。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國內生豬出欄均價已創近四年新低,行業實際頭均虧損達100元左右。
溫氏股份3月13日發布關于擬發行境外美元債券的公告,此次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 5 億美元(含 5 億美元),以最終備案的發行額度為準,主要用于補充公司及公司下屬子公司的項目建設資金、償還境內公司債券及金融機構貸
溫氏股份同日還發布關于《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修訂稿)》的修訂說明,本計劃擬向激勵對象授予不超過10,035萬股的限制性股票,占當前公司股本總額522,035.62萬股的1.92%;公司全部在有效期內的股權激勵計劃所涉及的標的股票總數累計未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0%。授予的激勵對象共 2518 人。
廣東溫氏集團創立于1983年,由7戶農民集資8000元起步。2015年11月2日,溫氏集團通過換股吸收合并大華農而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據其公告顯示,此次換股吸收合并的發行價為16.15元/股,換股比例為0.807,即每1股大華農股票可換得0.807股溫氏股份股票。
上市當日,該股股價最高達75元,市值高達2500億。
此后,有媒體質疑該股市值神話或難持續。靠養殖做大的溫氏股份,其模式實則是一種輕資產模式。公司繁殖種雞種豬,然后委托居民養護,迅速做大養殖規模,通過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獲得產品定價權。在整個產業鏈條中,溫氏股份將養殖戶綁在一起,為其分擔風險。
款和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