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已在3月12日更新了公司招股說明書,擬募資131億元進一步擴充產能。市場預估,寧德時代當前估值已達1300億規模。
寧德時代在官網中稱,其動力電池系統銷量在全球名列第一,此次募資擴產將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占有率。然而,寧德時代近年來產能利用率持續下滑,兩年內下降20個百分點。
新京報記者近日在其江蘇溧陽基地發現,其制定的2017年底前一期項目投產計劃并未實現,二期建成后尚無生產計劃,三期尚為一片荒地。
雖然產能利用率有所下滑,但寧德時代已綁定了包括上汽、寶馬在內的眾多大型客戶。新京報記者發現,寧德時代在招股書中披露的與客戶、供應商之間的業務數據,與對方所披露的數據存在多處不一致的情形,涉及上市公司杉杉股份(18.150,0.92,5.34%)以及德方納米。
沖刺IPO前大舉擴產
溧陽,江蘇常州下屬的一個縣級市,城區西部坐落著中關村(6.340,0.06,0.96%)在北京市外設立的第一個科技產業園區,即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園區內一大產業支柱即是新能源,代表企業為寧德時代,這一明星公司斥資百億的擴產項目即在此處。
據溧陽市政府官網消息,2016年9月28日,總投資100億元的鋰離子電池長三角生產基地開工。溧陽市委書記蔣鋒說,溧陽長期以來有一個“百億項目夢”,百億項目落戶讓溧陽夢想成真。
根據新京報記者自溧陽項目工程部獲得的信息,寧德時代為了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在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設立“江蘇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項目總投資100億元,用地面積667060平方米,一期工程計劃于2017年底前建成投產,形成4Gwh產能,二三期項目爭取于2018年底前陸續投產。項目建成達產后,將形成年產10GWH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的生產能力,可新增產品銷售收入200億元,新增就業7000人。
一年多后的2017年11月,證監會官網掛出了寧德時代IPO招股說明書,成立六年后就已崛起為巨無霸的寧德時代擬沖擊創業板。證監會官網顯示,寧德時代已在2018年3月12日更新了公司招股說明書。這一被外界廣泛認為的新能源行業“獨角獸”或正在加速其上市之路。
據招股書,寧德時代擬發行股份不超過2.17億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不低于10%,擬募集資金131.2億元。以此計算,公司估值達1300億元以上。
據介紹,131億元的募集資金將用于進一步擴充產能。其中,寧德時代湖西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投資總額98.6億元,募集資金擬投資額89.2億元,建設期36個月;寧德時代動力及儲能電池研發項目,投資總額42億元,擬投資額42億元,建設期36個月。
這意味著,寧德時代將在溧陽項目基礎上繼續擴大其規模。對于擴產,寧德時代在招股書中給出了如下理由:
“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77.7萬輛,同比增長53.25%,連續三年位居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市場;2017年4月,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聯合印發了《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200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銷20%以上。新能源汽車終端市場的發展,勢必帶動動力電池需求高速增長”,寧德時代說。
寧德時代表示,公司目前的生產能力遠遠不能滿足未來市場對公司產品的需求,產能有待進一步提升。
溧陽項目負責人稱
一期項目未投產
從絕對規模來看,寧德時代已經急速崛起為動力電池的世界老大。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銷量分別為2.19GWh、6.80GWh和11.84GWh。據行業機構統計,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銷量連續三年在全球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前三位,2017年銷量排名全球第一。
然而,在規模急速擴張之時,寧德時代的產能利用率卻在大幅下滑。
新京報記者梳理招股書發現,2017年寧德時代鋰離子電池產能17.09GWh,產量12.91GWh,產能利用率為75.54%。而2015年和2016年分別為96.92%、92.37%,這意味著寧德時代產能利用率連續兩年下滑,下滑幅度達20個百分點。
寧德時代在招股書中的說法是,由于2017年下半年動力電池產能增長較快,因此產能利用率有所下降。
產能利用率下滑的背景下,溧陽百億項目延緩了。
新京報記者近日在其江蘇溧陽基地發現,其制定的2017年底前一期項目投產計劃未實現。
根據招股書顯示,江蘇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冊地址及主要生產經營地位于溧陽市昆侖街道泓口路218號C幢416室,3月23日,新京報記者按此指引來到泓口路218號,發現這里是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管委會辦公大樓,管委會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寧德時代在溧陽的公司確實注冊在這棟政府大樓內,實際地址并不在此,而是在工地上。
3月23日,新京報記者經多方了解到,寧德時代溧陽項目位于239省道以北、中關村大道以西的廣大區域,由當地企業宏源建設公司負責施工建設,距溧陽城中心約10公里。
在江蘇時代項目工地,沿著239省道自東向西依次坐落著其一期項目、辦公大樓、員工食堂以及二期項目、三期項目。其中,一期項目目前已經落成,辦公大樓、員工食堂、二期項目的主體建筑已經完工,三期項目地目前尚為一片荒地。
寧德時代招股書顯示,江蘇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虧損818.45萬元。
對于2017年建成投產的計劃,3月23日,江蘇時代項目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一期廠房已經建好,正在裝機器設備、調試,大概今年六月份投產。
“二期三期目前還沒計劃動,其中二期基本已經建成,沒有裝修,因產能已經夠了,暫時沒有(生產)計劃。”以后需求起來,就進行裝修并投產。至于三期工程,“地還是空的”,該項目負責人說。
就項目進展情況,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管委會人士婉拒了新京報記者的采訪。
上述項目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江蘇時代新能源一期產能是6GWh,二期也是6GWh,三期是12GWh,全部加起來是24GWh。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這一數字比此前寧德時代宣布的產能規模要大不少。
行業產能過剩
利潤率降低
一方面是IPO募資超百億大舉擴產,一方面是投資百億的溧陽項目延緩,共同的背景在于行業產能的急速飆升。
寧德時代在招股書中稱,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之一,也不斷吸引新進入者通過直接投資、產業轉型或收購兼并等方式參與競爭,同時現有動力電池企業亦紛紛擴充產能,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如果未來市場需求不及預期,市場可能出現結構性、階段性的產能過剩。寧德時代作為動力電池行業領軍企業,具有著較強的技術和規模優勢,但隨著市場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和客戶需求的不斷提高,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將面臨一定的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寧德時代預警稱。
據報道,有行業人士在近日的中國電動車百人會動力電池峰會上表示,“動力電池的供應會持續過剩,將在2018年達到巔峰,產能過剩達到257%。
行業產能急速膨脹,對寧德時代的業績也造成影響。
寧德時代更新后的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57.03億元、148.79億元、199.9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股東凈利潤分別為9.3億元、30.2億元、39.7億元,業績持續爆發。
記者注意到,在扣除非經常損益之后,寧德時代在去年業績大跌。招股書顯示,最近三年,寧德時代扣非后凈利潤分別是8.8億元、29.6億元以及24.7億元,2017年大跌了約16%。
2017年,寧德時代主營產品毛利率也出現大幅下跌。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8.64%、43.70%和36.29%。
寧德時代稱,2017年,受動力電池產能快速提升和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影響,動力電池系統售價降幅增大,導致公司毛利率下降。
招股書顯示,寧德時代近年來動力電池系統售價持續下降,由2015年的2.28元/Wh降至2017年的1.41元/Wh,累計降幅為38.26%。
“近年來,隨著動力電池行業產能逐漸釋放,供不應求的市場格局發生變化,市場競爭加劇,且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影響,行業整體銷售價格有所下降”,寧德時代稱。
在產品售價下滑的背景下,寧德時代去年凈利潤能夠保持正增長,與其賣資產不無關系。
寧德時代招股書顯示,2017年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凈額151191.68萬元,占凈利潤的比例較高,主要是因為公司將持有的普萊德23%股權全部轉讓給東方精工(12.810,0.21,1.67%),確認處置收益所致。
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4月,寧德時代將所持普萊德23%的股權轉讓給東方精工,轉讓價格47.50元/股,普萊德100%股權最終交易價格為475000萬元,對應23%的股權價值為109250萬元。
除了產品售價和利潤率大幅下滑,寧德時代的應收賬款也居高不下。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239798萬元、732271萬元和693803萬元,應收賬款余額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高達42.05%、49.22%和34.70%。
“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影響,下游整車廠商現金流趨緊,也使得公司應收賬款余額較大”,寧德時代稱。
大客戶也是合資伙伴
股權綁定共建百億項目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信息,寧德時代擁有一項關鍵優勢——客戶。
“公司擁有業內最廣泛的客戶基礎,截至2017年底工信部公布的12批新能源車型目錄共3200余款車型,其中由公司配套動力電池的有500余款車型,占比約16%,是配套車型最多的動力電池廠商”,寧德時代在招股書中稱。
具體而言,在國內,寧德時代與宇通集團、上汽集團(34.090,-1.46,-4.11%)、北汽集團、吉利集團、福汽集團、中車集團、東風集團和長安集團等行業內整車龍頭企業保持長期戰略合作;在國際方面,寧德時代已經進入寶馬、大眾等國際一流整車企業的供應體系,也是國內少數為國際汽車品牌提供動力電池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2017年,寧德時代第一大客戶為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銷售金額達37億元,貢獻了寧德時代營業收入的18.54%;第二大客戶為北京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金額23億元,貢獻了營業收入的11.51%;第三大、第四大、第五大客戶分別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廈門金龍汽車(12.890,0.67,5.48%)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東風汽車(4.870,0.02,0.41%)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述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達103.8億元,貢獻了寧德時代去年營業收入的51.9%。
“公司前五大客戶占比較高主要是由于下游新能源汽車市場集中度較高所致”,寧德時代稱。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寧德時代與部分客戶之間實施了股權綁定。
2017年6月,總投資超百億元的上汽時代先進動力電池系統產業化項目和時代上汽先進動力電池產業化項目在溧陽開工,據當地媒體報道,該項目主要客戶為上汽集團旗下整車企業,一期預計總投資100億元,占地約800畝,將形成18GWH的動力電池生產能力;到2020年建設動力電池總產能36GWH,將超越特斯拉此前規劃的35GWH年產能。
“在客戶合作方面,公司已成為國內外多家知名整車企業的定點供應商,通過聯合開發產品和成立合資公司等方式,推動設計及供應鏈優化”,寧德時代在招股書中說。
此前市場有傳言稱,寧德時代因資金短缺,故而選擇了引入上汽加碼溧陽項目。對于這一說法,江蘇時代新能源項目負責人予以否認,他說,上汽時代、時代上汽和江蘇時代新能源不是同一項目,所謂因寧德時代資金短缺而引入上汽的說法并不屬實。
上汽時代即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持股49%、上汽持股51%;時代上汽即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持股51%、上汽持股49%。
招股書顯示,上汽時代去年虧損21870萬元,時代上汽去年盈利561.07萬元。
新京報記者獲悉,招股書中公布的上汽時代和上汽時代的注冊地、主要生產經營地是泓口路218號C幢402室和401室,但該地僅為注冊地址,實際地址位于江蘇時代新能源附近。3月23日,新京報記者看到,其目前正處于施工當中。
招股書與合作方數據“分歧”
寧德時代在招股書中稱,其一大競爭優勢為“深度的產業鏈合作,強有力的整合優勢”,涵蓋了上游供應商和客戶等多個層面。
新京報記者梳理寧德時代招股書中公布的供應商、客戶名錄以及數據后發現,其與合作對方公布的數據存在多處“打架”情形。
根據寧德時代招股書,深圳市德方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寧德時代2014年第五大供應商,采購金額2296.11萬元;2015年第五大供應商,采購金額16038.3萬元,2016年第五大供應商,采購金額35336.28萬元。
而根據德方納米招股書,寧德時代為2014年第二大客戶,銷售金額2439.17萬元;2015年的第一大客戶,銷售金額15751.26萬元;2016年仍為第一大客戶,對其銷售額35480.27萬元。
據此,寧德時代和德方納米互相作為重要合作對象,2014-2016年的數據均存在分歧。
據德方納米招股書,雙方的大規模合作開始于2014年,其對寧德時代銷售產品主要是納米磷酸鐵鋰。
除了德方納米,寧德時代與近年來大舉進軍鋰離子電池的杉杉在披露合作金額也并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