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后白馬股回調加劇,八成以上公募基金凈值縮水
近期,白馬股回調幅度加劇。五一小長假前,伊利股份(24.910,-0.23,-0.91%)、海信電器(13.140,0.01,0.08%)等多只白馬股大跌甚至跌停,節后又有多只個股股價創新低。相較于1月中旬的高點,上證50指數(2654.3220,-9.65,-0.36%)最大跌幅接近18%。自本輪白馬股調整以來,八成以上公募基金凈值下跌,其中11只基金跌幅超過20%。光大中國制造2025和光大優勢兩只基金成為區間跌幅最大的基金。
上證50指數跌近18%
五一小長假前一個交易日,伊利股份在發布2017年報和2018年一季報后,由于業績增速放緩,不及市場預期,導致資金用腳投票,其股價低開低走,直至跌停,單日市值蒸發約160億元。節后首個交易日,其股價再度跳空低開,創下自1月中旬開始的本輪調整低點。與伊利股份相似,海信電器于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跌停,節后開盤再創階段新低。除此之外,格力電器(46.220,0.43,0.94%)、光明乳業(11.070,0.09,0.82%)、中國平安(61.090,-0.35,-0.57%)、平安銀行(10.710,-0.04,-0.37%)等被基金重倉的白馬股,均在近幾個交易日出現了更為明顯的調整。
在此基礎上,上證50指數也節節走低,近期一度探至2613點。相較今年1月24日創下的高點3202點,上證50指數最大調整幅度接近18%。而自1月24日以來至今年5月2日收盤,基金重倉股中,萬科A(27.100,-0.23,-0.84%)股價下跌32%以上,伊利股份、保利地產(13.160,0.12,0.92%)分別下跌28.82%和25.81%。分眾傳媒(11.210,0.06,0.54%)、中國平安、中國太保(33.130,0.12,0.36%)、五糧液(73.040,-0.76,-1.03%)、格力電器、工商銀行(5.920,-0.03,-0.50%)同期跌幅均在20%至25%之間。
從今年一季度末的持股來看,僅有個別重倉股遭遇公募基金大幅減倉,其中減倉幅度最大的無疑是五糧液,今年一季度末共有310只基金重倉2.55億股,較前一季度末下降了1.05億股,減持幅度達到三成。此外,伊利股份今年一季度末共被519只基金重倉7.6億股,較去年四季度末減持了1.9億股。華夏新經濟基本將持有的伊利股份減少了一半,持股數降至1756萬股,較前一季度下降了1698萬股。東方紅睿華滬港深、南方消費活力分別減持了870萬股和770萬股。
而今年以來跌幅較大的保利地產、工商銀行則被加倉了1.33億股和2.89億股,公募基金重倉總持股數達到8.04億股和17.41億股。
11只基金跌幅超20%
受此影響,重倉白馬股的基金日子不太好過。WIND數據顯示,自1月24日至5月2日,包括開放式和封閉式在內,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超過八成凈值下跌,11只基金跌幅超過20%。
其中,光大中國制造2025和光大優勢兩只基金分別下跌24.77%和23.12%,成為上述區間內,市場上跌幅最大的兩只權益類基金。兩只基金擁有相同的基金經理,配置也非常相似。以光大中國制造2025為例,在1月24日該基金凈值最高達到1.75元,到了4月27日降至1.31元。根據一季報,該基金一季度前十大重倉股包括了保利地產、萬科A等個股,持股占基金凈值比均在8%左右,如前所述,兩只重倉股下跌慘烈。該基金其余重倉股中,華夏幸福(28.990,0.06,0.21%)區間跌幅達到34%,平安銀行跌幅也達到25.73%。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光大優勢資產規模約50億元,是光大保德信公司旗下規模最大的權益類基金,而光大制造2025資產規模約為21億元,在所管理的權益類基金中規模排第三。投資者損失不小。而在2017年,光大中國制造2025和光大優勢分別上漲了39.92%和24.87%,這波白馬股回調潮到來之后,兩只基金去年的收益也被迅速吞噬。
此外,華潤元大安鑫、中郵核心主題在上述區間內分別下跌21.76%和21.51%,跌幅次于光大保德信兩只基金。華潤元大安鑫基金凈值在5月2日也創下了階段性低點,該基金雖然持股集中度并不高,但重配的海康威視(39.280,-0.02,-0.05%)、中興通訊(31.310,0.00,0.00%)、華友鈷業(100.400,-3.33,-3.21%)、大華股份(24.050,0.13,0.54%)、立訊精密(22.190,0.52,2.40%)、歐菲科技(17.510,-0.20,-1.13%)等在這波回調潮中均未幸免。中郵核心主題在去年四季度末重倉五糧液、伊利股份等食品飲料,但在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已有不少中小創股票,其中創業板股達到5只。但或許是調倉時間太晚,造成了基金凈值下跌幅度居前。
光大中國制造2025和光大優勢兩只基金分別下跌24.77%和23.12%。其中,光大中國制造2025一季度前十大重倉股包括了保利地產、萬科A等個股,而這兩只重倉股均下跌慘烈,令光大中國制造2025損失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