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以來,珠海房地產市場投資增長穩定,市場漸趨理性。圖為珠海一樓盤。關銘榮 攝 |
今年以來,珠海房地產市場延續2016年10月和2017年4月出臺的兩輪調控態勢,房地產投資增長穩定,商品房銷售面積延續去年回落態勢,市場漸趨理性。
日前,珠海市統計局公布,一季度,珠海商品房銷售面積58.6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0%;全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額162.60億元,同比增長18.6%,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業內人士認為,受兩輪調控政策影響,此前的非理性市場快速降溫,投機炒房得到有效遏制。
去年以來,珠海陸續采取多項舉措保障市民基本居住需求,不久前出臺的人才新政更是高度聚焦人才住房問題。今年,珠海將繼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嚴格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總體定位,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決遏制投機炒房。
采寫:梁涵 何麗苑
銷售 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同比降幅超50%
去年底,珠海房地產調控已顯成效。《2017年珠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去年,珠海商品房銷售面積為509.6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0%,其中住宅420.2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9.6%。2017年年底,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積167.0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8%,其中住宅66.7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2%。
延續去年調控的趨勢,銷售面積下降一直保持至今年第一季度。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呈負增長,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58.6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0%。
分類型看,住宅銷售面積下降幅度較大,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面積增長較快。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38.6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1.9%;辦公樓銷售面積11.4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42.3%;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3.8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4.8%。
此前,特別是在2016年度,房地產業曾是珠海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透露,而去年以來,珠海GDP增長主要依靠工業和非營利性服務業。一季度,工業對GDP的貢獻率達61%,而珠海房地產業增加值下降約24.4%,對GDP的貢獻率降低12.9%,經濟對房地產業的依賴程度降低。
二手房交易方面,一季度,珠海二手房交易面積為28.8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4%。其中,住宅交易面積25.8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7%;辦公樓交易面積1.6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9.2%。商業營業用房交易面積1.3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2.9%。
一季度,全市二手房交易金額29.24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住宅交易金額27.3億元,同比增長2.8%,辦公樓交易金額6387萬元,同比增長68.3%,商業營業用房交易金額1.3億元,同比下降21.6%。
著名財經評論員葉檀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從全國總體情況看來,限購等政策性調控措施正在各地實施,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商品房成交困難是必然的結果,從這一點看來,珠海也不例外。
投資 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18.6%
《公報》顯示,去年全年,珠海商品房施工面積為3253.98萬平方米,增長23.1%,其中商品住宅1908.85萬平方米,增長10.6%。商品房竣工面積422.80萬平方米,增長17.1%。
增長的施工面積及庫存背后,是同樣增長的投資額。根據《公報》數據,2017年,珠海房地產開發投資666.12億元,比上年增長3.9%。按地區分,香洲區投資190.37億元,下降13.6%;金灣區投資84.11億元,增長6.1%;斗門區投資107.92億元,增長7.2%。分類型看,商品房住宅投資425.22億元,下降5.4%;辦公樓投資89.70億元,增長77.2%;商業營業用房投資72.10億元,增長18.0%。
不只是去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穩定增長的趨勢同樣延續至今年一季度。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珠海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額162.60億元,同比增長18.6%,增幅同比提升20.2個百分點。
在整體保持穩定的同時,從工程用途看,商品住宅、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投資增速冷熱不均。住宅投資為98.98億元,同比增長4.6%;辦公樓為22.48億元,同比增長69.1%;商業營業用房16.03億元,同比下降0.4%。
另一方面,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42.8%,占比仍較高,但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投資結構有所優化。
葉檀認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進一步發展,區域整體固定資產投資量將逐步增加,珠海也正處于城市建設加速期,在這樣利好的前提條件下,珠海房地產市場表現為被開發區域進一步擴大,投資穩定增長,這反映市場活力正逐步釋放。
房價 去年市區商品房均價超3萬元/平方米
不久前,90后珠海市民小梁與未婚夫剛剛入手了紅樹別院一套116平方米三居室,價格約為41000元/平方米。從去年年中開始不停看房的小梁發現,市場雖然穩住了,但房價有小幅增長的趨勢。“一方面看好珠海這座城市的發展潛力,另一方面也是剛需,所以就趁早入手了。”小梁稱。
根據珠海市商品房預(銷)售專網、世聯平臺監測數據,2017年珠海市中心城區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33672元/平方米,同比上升18.36%。西區方面則顯示,斗門商品住宅成交均價14942元/平方米,同比上升24.31%;金灣18555元/平方米,同比上升29.01%。
增長的趨勢也一直保持至今年第一季度。世聯平臺監測得今年1—2月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21533.41元/平方米,同比上升15.23%;3月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價22115元/平方米,同比上升8.76%。
對珠海房地產市場有20多年研究經驗的資深媒體人韓云鵬對此頗有體會。他介紹,2016年至今,價格回暖最為明顯的是二手房,由此帶動珠海整體房價穩步增長。“今年春節以來,二手市場回暖明顯。相比去年七八月的最低位,目前,二手房價格已基本回到2016年的峰值。”韓云鵬稱,從中介機構的數據以及法拍房情況來看,二手房源均在減少,這種“惜售”的現象,也進一步證明樓市的回暖。
有業內人士分析,過去一年,“穩”字當頭的調控政策下,以往非理性市場得到快速降溫,珠海房地產調控取得實效,投機炒房得到有效遏制。該人士認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逐步發展,以及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等利好消息,珠海市場憑借優越的地理條件,會越來越被外界看好。
觀察“控”與“供”結合解決住房問題
住房問題一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關系千家萬戶的基本生活保障。
今年的珠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嚴格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總體定位,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決遏制投機炒房。
2016年10月和2017年4月出臺的兩輪調控政策,可謂是穩定珠海住房市場的重拳,實施以來也取得了相應成效,投機炒房得到有效遏制。
除了“控”,珠海也努力嘗試在“供”上下功夫。記者從珠海市保障性住房管理平臺獲悉,截至4月25日,包括公共租賃住房、城市棚戶區改造、墾區危房改造在內,珠海市2018年新開工保障性住房有1690套,基本建成的有4958套,續建的為153套,保障房的建設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與此同時,今年4月15日起,《珠海市配建公共租賃住房和人才住房實施辦法》生效,有效期兩年。該《辦法》明確規定,新出讓土地商品住房開發項目、城市更新項目中,配建人才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的面積,不得低于住宅建筑面積的10%,以解決高層次人才、符合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條件的技術和技能人才住房問題。其中,公共租賃住房單套建筑面積不超過60平方米,人才住房單套建筑面積不超過100平方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月出臺的珠海人才新政對于人才的住房問題高度聚焦,一方面在全國首創贈送50%的住房產權,給予各層次人才極具競爭力的住房補貼標準;另一方面,積極籌建人才住房,提出未來5年將籌集不少于3萬套人才住房,用于妥善解決各類人才安居需求。對于基礎性人才,也提供住房補貼、租房和生活補貼等,符合條件的基礎性人才可申請入住人才公寓和公租房等,租金按照市場租金水平的70%收取。
此外,珠海也在積極探索租房市場的新路徑。去年11月,建設銀行率先在廣東佛山、深圳等國家住房租賃試點城市推出住房租賃金融業務。2017年11月14日,中國建設銀行珠海市分行聯合珠海22家房地產企業舉行共建珠海住房租賃市場銀企合作簽約儀式,雙方簽署了《共建珠海住房租賃市場銀企合作協議》,希望透過住房租賃平臺和眾多配套產品服務,建成覆蓋滿足政府、開發商和租客等多方需求的住房租賃體系。
目前,珠海的租房貸款市場尚未真正開啟,建設銀行珠海分行正在籌備相關基礎性工作,待住房租賃監控平臺上線后,方可全面打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