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輕人普遍為脫發感到焦慮時,為植發而生的公司即將迎來敲鐘時刻。昨日,雍禾醫療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雍禾醫療”)完成招股,據港交所披露的信息稱,該公司將于下周一正式在港上市,沖擊“植發第一股”。
據了解,“雍禾”品牌創立于2010年,是國內最大的植發醫療服務提供商。按2020年植發總收入計算,雍禾醫療超行業第二、第三的收入總和,在國內植發業占據絕對的龍頭地位。
根據招股書,2018年至2020年,雍禾醫療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34億元、12.2億元、16.4億元,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三年間毛利率均超70%,可見植發是一門利潤很高的生意。
雍禾植發的發家、上市,適逢容貌焦慮、脫發焦慮在年輕一代的興起。國家衛健委2020年的調查顯示,中國平均每5名男性中就有1人面臨著脫發問題,每8位女性中有1人脫發,且脫發人群正呈現年輕化、女性占比提升的趨勢。與上一代人相比,國人開始脫發的年齡提前了20年。
植發對于年輕人來說,并不是能輕松負擔得起的消費。記者了解到,雍禾植發的每個毛囊單位價格在10元左右,不包含350元-500元的血液化驗費和500元左右的術后口服消炎藥。以毛囊單位數量1500個左右測算,一次植發價格至少2萬元以上。“如果脫發面積夠大,說不定錢都夠付一套房的首付了。”有網友調侃稱。
但此次雍禾披露的招股書顯示,消費者用來治禿的高昂費用,大多被花費在營銷上——2018年到2020年,雍禾醫療的營銷開支分別占當期總收入的49.6%、53.1%和47.6%。也就是說,雍禾醫療每年約一半的收入都花在了獲客上。記者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在社交平臺,還是在電梯間、公交地鐵上,雍禾植發的廣告隨處可見。
而在消費者最關心的植發技術方面,三年間雍禾的研發投入分別只有780萬元、880萬元和1180萬元,占當年收入的0.8%、0.7%和0.7%,遠遠不及同期營銷開支占營收的比重。
在業內人士看來,植發在醫美行業中是個“一錘子買賣”,對于同一位患者而言,一次或兩次解決脫發問題后,基本不會再成為回頭客,這使得整個植發行業都在大量砸錢獲客。新生植發董事長張通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現在行業的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綜合獲客成本平均在5000元/人。”
公開報道中,植發市場的亂象一直未停:除了消費者在投訴平臺指出企業虛假宣傳、植發沒有效果、毀壞毛囊等問題外,還有消費者投訴植發機構誘導辦理貸款業務以支付植發費用。
對此有投資人指出:“醫美行業啟蒙階段過了,但還是在發展期,亟待市場的監管規范,對于合規經營、有先發優勢的品牌,還是可以享受到市場紅利的。”
(記者 徐歆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