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連云港市創新開拓,多措并舉,醫藥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已經成為連云港市產業發展的一張名片。在規模方面,截至2021年10月底,規上醫藥企業實現工業產值499.2億元,同比增長4.1%。在布局方面,形成了以連云港市開發區中華藥港為核心,海州區、灌云縣、灌南縣等多區域錯位發展的產業布局,空間集聚初步形成。在企業方面,培育了恒瑞醫藥、正大天晴、豪森藥業、康緣藥業等一批行業領跑者。在產品方面,建成了抗腫瘤藥物、抗肝炎藥物、麻醉手術用藥、新型中成藥、新型藥用包裝材料、醫用消毒滅菌設備等六大生產研發基地,形成了化學藥品原料藥、化學藥品制劑、中成藥、生物藥、衛生材料和醫藥用品、醫療器械、藥用包裝材料、中藥飲片加工等八大產品群。
經過創新務實發展,連云港醫藥產業優勢凸顯:
一是產業創新能力較強。建立了國內領先、接軌國際的創新研發體系,研發投入占銷售比重達到14%。新藥獲批上市數領跑全省。截至今年11月底,連云港市共有15個1類新藥獲批上市,占全省48.4%,占全國12.4%,居全國醫藥城市首位。新藥研發管線支撐有力。連云港市在研的Ⅲ期臨床試驗共有112個,涉及49個藥物,居全國醫藥城市首位。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穩步開展。目前,共有168個品規藥品通過(含視同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占全省29.3%,占全國6.2%,正大天晴藥業、豪森藥業過評數全國前列。國家級創新獎項及項目豐富。累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9項。中國專利金獎5項,累計承擔國家級重大新藥專項147項。
二是產品競爭力較強。連云港市抗腫瘤藥、精神類藥、肝病類藥、麻醉類藥、心腦血管類藥等多個品種銷量全國領先,2020年形成銷售過10億元藥品15個,熱毒寧注射液、異甘草酸鎂注射液等30余個藥品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康緣藥業婦女兒童用中成藥市場占有率達到30%。2020年,全市新增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藥品16個,其中1類新藥5個,居全國城市首位。
三是國際化程度較高。重點藥企在歐美日多地建有研發中心或分支機構,建立了符合歐美日發達國家標準的生產、質控體系,共有20余個原料藥、17個注射劑、10余個其他制劑通過了歐美日發達國家認證,其中恒瑞醫藥的環磷酰胺美國市場占有率超過51%,位列第一。恒瑞醫藥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與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聯合用藥、SHR3680、SHR0302、SHR1459 等產品獲準在美國、澳大利亞開展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正大天晴的鹽酸安羅替尼膠囊在美國、歐洲及日本實施多中心臨床。康緣藥業桂枝茯苓膠囊已在美國完成Ⅱb期臨床試驗。
四是兩化融合水平較高。連云港市重點藥企在物料輸送、產品包裝、質量檢測等關鍵環節安裝智能化質量檢測設備,實現產品質量在線自動檢測、報警和診斷分析。通過建立ERP系統,集成了人力薪資、OA辦公、即時通信、GSP物流管理等系統,實現集團化管控平臺多元化集成應用,實現業務財務一體化、質量管控一體化、經營決策科學化、數據信息推送化等。豪森藥業已形成覆蓋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的“信息高速”網絡,建成以SAP為核心,ESB為紐帶,通過MDG保證數據一致性,各子系統統一協作的信息化平臺,先后獲得“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企業”“江蘇省兩化融合示范企業”等榮譽稱號。康緣藥業是我國中藥領域第一個智能化工廠,其國內最大的智能化中藥提取精制工廠被工信部評為全國首批智能制造示范項目。
為切實推動醫藥產業快速健康發展,連云港市推出多個保障措施:
加強醫藥產業發展統籌引導。成立連云港市醫藥產業發展辦公室,研究安排全市醫藥產業發展的總體部署、重要規劃、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作,統籌開展醫藥招商引資,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加強對上爭取工作。在連云港市工信局設立工作機構,加強對全市醫藥產業發展的重大事項進行跨部門統籌協調和督查推進,做好頂層設計和政策引導,抓好重點工作落實,加快推動全市醫藥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強化醫藥產業政策扶持。深入貫徹落實2018-2020年度連云港市新醫藥產業發展扶持政策,3年共評選出10家企業、112個項目,兌現獎勵資金3.57億元。今年,在科學評估2018-2020年政策實施效果基礎上,結合全市醫藥產業現狀和行業發展趨勢,對標上海、蘇州、廣州等發達地區,結合新形勢、新法律法規及連云港市實際,制定出臺新一輪醫藥產業發展支持政策,重點增加了支持企業拓展國際業務、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支持產品委托生產、支持提供專業化合同研發服務等4個方面內容,拓展了醫藥企業較上年對連云港市新增貢獻額度的30%獎勵企業這一政策,將有力支撐連云港市項目招引和產業生態優化。
強化平臺載體建設。打造全產業鏈公共服務平臺,推進省原創化學藥創新中心、市新醫藥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廢料回收利用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全市醫藥產品提供公共技術服務。啟動“中華藥港”核心區建設,布局辦公展示、公共服務、科創研發、教育培訓、智能制造五大功能板塊。打造對外交流平臺,該市常態化舉辦中國(連云港)國際醫藥技術大會,加快匯聚海內外醫藥創新高端要素,搭建醫藥創新人才聚集、技術成果轉化和國際交流合作平臺。
強化人才體系支撐。一是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加快引進生物醫藥產業高端人才。吸引生物醫藥產業高端人才來連云港創新創業,聚智聚力打造國內一流、世界知名中華藥港。制定《連云港市生物醫藥產業高端人才引進實施辦法》,大力引進產業發展急需的頂尖人才、領軍人才、緊缺人才。創新人才引進方式,實施飛地引才,并對高端人才創新創業項目給予創業啟動、產業化成長獎勵、創業股權投資等多項資金資助。二是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整合本地院校、部門政策資源,激發企業、院校和人才三方的積極性,實現院校學歷教育和企業人才引進與培養的無縫對接。用好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市“521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加大對醫藥專業高層次人才的選拔培養力度,通過項目資助,外派學習等方式,進一步提高相關人才的能力水平和綜合素質。三是優化留才軟環境,強化“市人才新政20條”以及相關配套政策落實,實施“居無憂”“業無憂”“學無憂”“醫無憂”四個“無憂政策包”,解決醫藥人才住房、家屬就業、子女教育、醫療保健等方面的后顧之憂。
強化項目招引建設。全力打造中華藥港,以打造中華藥港這一大目標為引領,堅持全市一盤棋,各板塊在招引建設項目過程中注重銜接、配套,形成發展合力。狠抓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優先培育省級重大產業項目,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問題,推動項目竣工投產,發揮項目的產業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狠抓招商引資,加強強鏈、補鏈、擴鏈項目招引,特別強化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和藥包材項目招引。加強以商引商,開展精準招商,重點強化與現有醫藥企業合作伙伴、供應商等上下游企業的對接。強化上海、北京、成都、深圳等重點地區招商,不斷做大做強醫藥產業。
(張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