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這個詞早已紅遍全國。
據海關總署官網數據,今年一季度,僅寧波海關就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4277份,貨值2.15億美元,企業自行開具原產地聲明170份,共計享受關稅減免216萬美元;進口方面,寧波口岸RCEP項下進口貨物235批,貨值2.31億元人民幣,稅收優惠364.88萬元人民幣。另據商務部最新核準數據,一季度,寧波實際利用RCEP成員國外資1.5億美元,同比增長43.5%……對接RCEP,寧波的熱情可見一斑。
在疫情導致的全球“大隔離”下,人們深知,這一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協定正式生效實施,不僅標志著全球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將形成一體化大市場,為我市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方位打造國際開放樞紐之都提供良好機遇和強有力支撐,也引出了面向未來的一系列新特點、新挑戰。
寧波熱情不會憑空而來
“目前,柬埔寨廠區訂單量總體還是很充足的,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了15%。”雖說人還在寧波,但提及海外的生產狀況,獅丹努集團柬埔寨寧波管理中心負責人張美萍還是頗感欣慰。
今年以來,隨著東南亞疫情逐步趨緩,獅丹努在柬埔寨的69條生產線運轉正常,4600余名工人全員在崗。目前廠區生產能力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在獅丹努的緬甸、越南等RCEP成員國廠區,類似的劇情也在同步上演。
“疫情之下,這些早年間設立的海外基地發揮了穩定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各種新增‘變量’對供應鏈的沖擊,公司多年來全球布局的價值正一步步得以釋放。”獅丹努集團副總經理徐建昌說。
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以及預期轉弱三大壓力沒有改變,而國內疫情的多點散發,以及俄烏沖突等新“變量”加入,使得“穩增長”目標變得更加迫切。不少寧波外貿企業反映,盡管一季度進出口數據“看上去很美”,但受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等大環境影響,增長缺乏可持續性。在此背景下,RCEP紅利的進一步釋放,將有助于開放型經濟的復蘇與發展。
1月6日,經寧波海關審核認定,寧波獅丹努進出口有限公司成為RCEP生效后寧波首家經核準的出口商。
春江水暖,一批符合資質的進出口企業爭相申報,分享政策紅利。
“我們公司生產的服裝主要出口到日本,以針織男褲為例,此前該產品在日本的進口稅率是10.9%,RCEP生效后,第一年進口稅率已經降到了10.2%。”寧波華鑫針織服裝有限公司負責人施光龍介紹,去年公司出口日本貨值約1億元人民幣,按照平均0.7%的降稅幅度,預計今年能為日本客戶爭取到關稅減讓70萬元人民幣。
嚴峻考驗之下,熱情不會憑空而來,寧波過往的“RCEP履歷”就是最佳證明。RCEP成員國是寧波最大貿易伙伴。近5年來,我市對RCEP成員國的進出口額、出口額、進口額均保持正增長。去年,我市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額3123.4億元,占外貿總量的26.2%,居全球主要貿易伙伴第一位。
即使在疫情的嚴防嚴控下,服務貿易領域的互動同樣可圈可點。去年,我市與RCEP成員國的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26.8億美元,同比增長65.2%,占進出口總額15.5%。
在電子商務領域,來自RCEP成員國的跨境電商業務進口則占據半壁江山。“去年,我市跨境電商出口額遠高于進口額,但與RCEP成員國的‘交往’則恰恰相反,是跨境電商進口額高于出口額。”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我市從RCEP成員國跨境電商進口額約占全市跨境電商總進口額50.7%,主要為食品和護膚品,進口來源國主要為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這也充分說明,寧波與RCEP成員國產業互補性強,增進合作前景可期。”
雙向選擇激發雙倍動力
寧波與RCEP成員國間數百個雙向投資項目中,力勤印尼OBI島園區是特殊的一個。
作為全球最大的鎳消耗國,我國的鎳礦資源并不豐富,大量鎳礦依賴進口。由此催生了眾多鎳貿易商,寧波力勤資源正是其中最大的一家。過去5年,這家寧波公司的鎳礦貿易和海運量占到全國進口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其海外業務主要分布在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RCEP成員國。
去年,力勤和印尼合作伙伴在太平洋小島OBI上,投資了20億美元建設的一期鎳鈷項目投產,獲評浙江省“一帶一路”重大建設項目,同時還入選印尼國家戰略投資項目。去年6月23日,第一批5500噸氫氧化鎳鈷發運。
“4月17日,島上的羽毛球館、乒乓球館正式開張了,為數千名中印員工提供了休閑娛樂設施。”RCEP生效數月,公司董事長蔡建勇對于OBI島園區的下步建設更加篤定。這將為印尼資源開發利用,生產中間產品如新能源汽車需要的高純硫酸鎳、硫酸鈷,回運中日韓提供便利;同時,在中國生產的電池也將享受優惠關稅出口至整個RCEP覆蓋區域,從而推動全球三分之一市場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使資源、技術、資金和市場得到更優配置。
小島成為共贏的載體,成為一個連接跨區域的特殊節點,更成為一種象征——開放合作,就像小島所處的太平洋,縱有風浪,但海洋永遠是海洋。
在雙向投資領域,有很多這樣的故事。而對寧波來說,最值得品味的還是“開放”兩字。
“2018年以來,RCEP成員國累計在我市設立外資企業278家,實際利用外資5.7億美元,占全市實際外資總額5.7%。外資來源國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日本和韓國。
對外投資方面,截至2021年底,我市對RCEP成員國投資額79.3億美元,占到全市總量28.1%。對日本、越南、印尼、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投資較多,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汽車零部件和采礦業。”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指出。
投資看的是未來。寧波與RCEP區域的“雙向選擇”,換來的必定是一場“共同奔赴”。
申洲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縱向一體化服裝生產企業,每24小時就有150萬件服裝、600噸面料從其生產線上下線。對于如何最大限度釋放RCEP紅利,促進區域聯動,進而激發產業鏈活力,申洲早已成竹在胸。
“日本的服裝生產設備全球領先;日本和韓國是中國高端化學纖維規模最大的進口來源地,澳大利亞則是中國最大的羊毛進口來源國,中國從越南進口的紗線,也占到了進口總量的一半……”申洲集團副總經理王存波指出,RCEP生效,不僅催動供需兩端,帶來關稅減讓,更實現了超大范圍的資源互補,提升中資企業在全球的產業競爭力。
全新時代呼喚全新“打法”
如今,RCEP生效已逾百日。隨著區域經濟聯系的日趨緊密,一個公認的事實是,全球貿易格局邁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新時代需要新作為,但如何作為,個中頗具深意。
3月30日,由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與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共建共管共享的全國首家“RCEP服務貿易產業學院”落戶寧波,旨在打造RCEP產教協同的中國樣本。
“培養大批產業發展亟須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為提高產業競爭力、匯聚發展新動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是我們成立RCEP服務貿易產業學院的初衷。產業學院將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堅持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深化產學研融合、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服務寧波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潘菊素表示。
新時代之“新”,還在于情況之新、規則之新。解決當下的問題,越來越不能“以不變應萬變”,越來越需要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為進一步加快對接RCEP經貿新規則,搶抓RCEP帶來的發展新機遇,鍛造我市對外開放新優勢,市商務局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做好“一立”與“一聯”。
“在市開放型經濟領導小組指導下,進一步發揮RCEP工作專班作用,努力形成全市統一、上下協同、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同時打造公共服務平臺,建立集RCEP規則研究、商務數據整理、信息咨詢決策、涉外企業服務等于一體的涉外公共服務平臺和專家隊伍,為企業提供無償服務。此外,加強政策儲備,在出臺新一輪開放型經濟相關政策時充分考慮對接RCEP工作內容。”市商務局局長張延指出,“立”的用意,在于疏通,應對新變化,不再單邊起舞,而是善于群策群力。
同樣的,切中需求“痛點”,政企聯動這一“聯”,不能生拉硬拽,而是潤物無聲,進一步提升對外貿易規模質量。
比如積極擴大RCEP成員國市場份額,加強我市在RCEP成員國的國際營銷服務網絡建設,建立集展示、銷售、服務于一體的整合體系。梳理發布RCEP成員國貨物商品減稅目錄,引導企業利用減稅規則擴大出口。
同時,擴大優質商品進口。抓住與日本首次建立自貿關系的契機,積極引導企業加大關鍵裝備、零部件等產品進口,提升進口對產業發展的保障水平。優化進口產品結構,發揮國家級進口創新示范區和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平臺作用,進一步提高消費質量。
此外,還要推進市場開拓業態創新、加強跨境電商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一立”“一聯”間,寧波打法綿綿用力,卻久久為功,如同一個個不同的注腳,一再闡釋“開放”之于寧波的深意。
(記者單玉紫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