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洗碗機國內消費市場規模僅為9.3億元,2022年僅上半年這一數字就已增至51.5億元,全年破百億已成定局。對于整個洗碗機行業而言,超10倍的驚人增長背后,方太功不可沒。
據Gfk中怡康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度,方太洗碗機線下零售額同比增長16.6%,線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7%,作為水槽洗碗機類目的開創者,方太水槽洗碗機連續4個月線上零售額占比高達超過80%,穩居行業第一。
但方太的貢獻不僅僅是憑借原創發明的水槽洗碗機引爆整個洗碗機市場,更重要的是讓行業意識到用戶的本質需求,不斷推動洗碗科技迭代升級,讓洗碗這件事真正變得輕松而美好。
因為方太的創新,從來不只為了制造金屬、玻璃、齒輪組成的冷冰冰的機器,而是向往融入用戶的生活,讓千萬家庭擁有更多熱氣騰騰的幸福可能。
是洗碗機也是“洗蝦神器”
在夏季的餐飲賽道上,小龍蝦一直是“夜宵頂流”,但吃小龍蝦“中毒”的新聞也屢見不鮮。因其常年生活在淤泥中,具有食腐性和棲底性的生活特點,小龍蝦體內容易富集污染物,其中頭部、腮部和腹部是最容易藏污納垢,也是最難以清洗的部位。
其實,市場上已經有了真正的洗蝦神器。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用方太水槽洗碗機清洗小龍蝦的經歷,3斤小龍蝦僅用15分鐘泥垢就去除得干干凈凈,洗完還是活蹦亂跳的。
實際上,早在2015年方太推出世界首款水槽洗碗機,就具有洗小龍蝦的功能。
彼時洗碗機已進入中國市場二十多年,在中國家庭普及率卻不足0.5%,究其原因還是由于傳統洗碗機設計初衷是為清潔西式餐具,而對全世界最難洗的中式餐具殘留的頑固污跡力不從心,加之中國家庭廚房空間普遍較小,洗碗機體積龐大但功能單一,難以被消費者廣泛接受。
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
要想讓用戶對洗碗機“買賬”,就必須對傳統洗碗機進行創新。但怎樣的創新是好創新?用戶究竟需要什么樣的創新?從方太廣為傳播的創新三論中可窺見答案:創新的源泉是仁愛、創新的原則是有度、創新的目標是幸福。
為深入了解國人餐洗需求的特點和痛點,方太研發團隊從中國消費者的烹飪場景開始調查研究。
不同于其他企業的用戶調研方式,方太強調以仁愛洞察吃透用戶需求。方太式洞察是讓專業的研發人員深入到用戶使用場景中,在每一個環節做到將心比心,感同身受,挖掘用戶需求,研發美善產品。
“平常都用什么碗盛飯呀?”“愛吃小龍蝦嗎?”“拿手菜是什么?”……看似簡單的對話,往往能抓住用戶核心痛點,甚至是用戶無法感知但真正存在的需求,為美善創新提供靈感。因此,跟著用戶買菜洗菜洗碗,和用戶“圍著爐灶聊家常”,觀察用戶生理習慣和廚房動線,是方太工程師的日常工作之一。
在調研中方太工程師發現,用戶在整個烹飪和清理工作中,有超過65%的時間與水槽相關,水槽位居廚房動線的核心,是廚房唯一沒有被電器化的空間,遂決定從水槽這一高頻作業區入手進行研發。
為此,方太產品線總經理徐慧和洗碗機團隊走訪了25個城市1000多個家庭,深入了解大江南北細微的飲食習慣差異,為了設計合適的碗籃,方太還曾征集全國各地的碗碟以作研究,還有25位“超級洗碗家”用戶全程參與體驗,有用戶提出清洗果蔬去農殘的需求,還有一位用戶考慮老人視力不好,提出一鍵操作的需求。
秉承著讓顧客得安心的發心,方太視用戶為家人,“如果這款產品給自己家人使用,他們會有什么樣的感受?”這是方太工程師研發過程中時刻拷問自己的問題。在樣品階段也會先給公司高管和研發團隊成員的家里試用,讓自己家人談體驗、提意見。
總經理徐慧曾透露從第一代水槽洗碗機開始,每一代的第一款樣機都是在自己家安裝試用的。試用時她會做出煲仔飯、紅燒肉、蒸雞蛋等多種中餐,測試洗碗機對不同碗碟、菜系的清洗效果。
慢創新,快迭代,潛心打造美善產品
在快速迭代的廚電行業,用5年的時間立項、調研、創意、打磨一款市場未知的產品,面臨的風險和壓力可想而知,方太研發團隊甚至一度擔心產品無法上市,多年心血化為烏有。
但方太集團董事長茅忠群認為:“我們希望通過水槽洗碗機等家電產品的開發,讓更多的家庭增加幸福感。所以對于研發,我們愿意花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創造一款美善的產品。”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方太原創發明的“三合一”水槽洗碗機成功面世。除了能洗碗,這款洗碗機還帶有清洗食材的功能,創新引入“開放式水泵、無管路結構”核心科技,滿足用戶曾提出的清洗果蔬去農殘的需求,用戶最難處理的小龍蝦、海鮮也能一鍵清洗干凈且依然鮮活。
此外,方太水槽洗碗機從人體工程學出發,改變了傳統洗碗機需要彎腰橫著把碗筷放進去的操作方式,而是像我們熟悉的波輪洗衣機一樣,掀起蓋子,從上往下把碗筷放進去,整個過程用戶站在水槽邊就能完成,直觀省力且操作方便。
而且相較于嵌入式洗碗機,水槽式的安裝更加便捷,無論是租房、老房還是新房,只要有水槽的位置便能裝,方太工作人員會在3小時內快速上門測量安裝,安裝時工作人員還會做好現場防護和衛生工作,因此廣受消費者贊譽。
由于方太水槽洗碗機切實解決了用戶六大痛點:清洗時間長、安裝不便、彎腰曲背、管路死角、占用下柜、需放專劑,在功能上也滿足了用戶對中式餐具頑漬清洗、果蔬去農殘的強烈需求,上市當年市場占有率便達到18.8%,洗碗機品類增長率從21.5%飆升至120.5%。
為進一步突破最全面最極致的“中式重油污”清洗場景,方太又花數年時間潛心研發,噴淋技術從水洗技術進階到如今全新一代的“高能氣泡洗”,以空化射流為底層原理,火箭結構為技術支撐,極大增強洗碗機的除污能力,即使是牛油火鍋的餐具和雞蛋羹留下的殘漬也能徹底洗凈。
在對用戶進行上門拜訪時,方太工程師又發現人們在清洗碗筷、鍋具之后,機內存在著食物殘渣和余水等小問題,加上烹飪過程中隨手放置的食材、滴落的水滴等會讓整個廚房顯得雜亂。
于是方太瞄準“除渣”和“存放”等微小問題,推出更全能的洗碗專家,不僅能解決用戶最核心的去除重油污需求,還將“洗消烘除存”5大功能集于一身,實現從內到外“無漬、無菌、無渣”,真正解放雙手,讓用戶有更多節省下的時間陪伴家人,享受幸福,這也正是方太所堅持的“創新的目標是幸福”。
堅守仁愛之心,為億萬家庭幸福而奮斗
截止目前,在清洗科技領域,方太已掌握615項國內專利、142項發明專利、19項國外專利。方太水槽洗碗機曾榮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家電科技進步一等獎、德國紅點獎等多個重磅獎項。
這些技術創新背后是方太研發工程師“吃了一千多份的煲仔飯”、“洗了一千多份煲仔鍋”、“體重飆升20多斤”后的發心與奮斗精神。如果不是以用戶為中心,帶著“仁者愛人”之心做研發,想必無法創造出這樣的產品。
在追求規模與速度的中國企業中,將“仁愛”企業文化作為內在驅動力的方太顯得有些“另類”,但方太認為,文化是業務的發心、方式和奮斗精神,業務是文化的呈現和結果,文化即業務,是一不是二。
這種以“仁愛”為驅動力的企業文化已深入每一個方太員工的內心,激發每一個方太人的奮斗精神,“創新三論”又指引著方太人持續通過自主創新做出原創、首創產品,把創新做到盡善、盡美,真正提升用戶的幸福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