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短信源源不斷、冒名辦卡透支欠款、賬戶錢款不翼而飛……這些都是個人信息泄露的后果,隨著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日趨提升,我國于2021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了個人信息使用的權利邊界,讓權屬權益更加清晰。作為一家負責任的消費金融公司,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不僅在技術層面注重數據安全,也堅持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宣傳科普,助力提升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
個人信息總在不經意間泄露
日常生活中,手機號碼是泄露頻率最高的個人信息,推銷短信、騷擾電話因此接踵而至。盡管許多人非常重視防止手機號碼的外泄,但卻忽略了其他同樣容易泄露信息的渠道。
刷臉識別越來越普遍,但人臉識別作為一種生物識別技術,在給人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隱患。人臉信息被盜取后,可能被不法分子盜取個人財產,甚至被用來從事違法犯罪活動。而且,一些網絡黑產從業者會批量倒賣非法獲取的人臉身份信息,甚至出售非法獲取相關個人信息的教程,更進一步加重了人臉信息泄露的危害性。
此外,二維碼、密碼、動態驗證碼等“碼”也是泄露個人信息的高發渠道,其背后往往隱藏著一系列違法手段,盡可能地盜取消費者的個人財產。身份證、銀行卡等重要證件更是千萬不可泄露的個人信息,一旦被網絡黑產拿到,后果不堪設想。
為此,捷信提醒大眾,要想更有效地保護個人信息,首先要保證身份證、銀行卡等重要證件不能輕易交給他人,盡量由本人辦理業務,復印件中也一定標注特定用途,避免被挪用;其次,密碼和驗證碼不能輕易告訴他人,銀行等金融機構也不會讓用戶提供“兩碼”;再次,不掃來源不明的二維碼,以及不點擊來源不明的鏈接,更不能在鏈接中錄入個人信息,避免被智能設備中木馬竊取信息,導致大量隱私泄露;最后,不隨便刷臉,只在正規、可靠的APP或線下渠道刷臉,避免生物識別信息泄露帶來的連鎖反應。此外,消費者還要保護好帶有個人信息的單據和資料,防止因隨意丟棄、使用不當等造成個人信息泄露。
捷信積極宣傳個人信息保護
捷信相信,提升消費者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十分重要,因此始終積極宣傳如何守護個人信用安全,并面向客戶和社區普及金融知識。截至目前,捷信創建了多個獨具特色和標志性的金融知識教育品牌,包括“金融蒲公英”、“金融大篷車”、“小小金融家”和“捷信杯大學生學術創新實踐大賽”。截至2021年3月,捷信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180多場線上和線下金融知識普及活動,覆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近70個地區,共吸引現場參與者近2萬名, 600多萬人從該項目中受益。
此外,捷信建議消費者定期查詢征信記錄,掌控個人貸款辦理情況。若身份信息被盜用辦理貸款,消費者通過查詢征信報告可以獲知,以便更早收集信息報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除進行金融科普知識外,捷信也以實際行動維護消費者的金融安全,推動金融科技創新。例如,引入OCR光學字符識別技術,在確保用戶信息準確性和可靠性的同時,實現了風控流程的大幅度簡化;引入業內知名的評分數據機制,在保持穩定的貸款規模和批準率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信用風險等。
捷信深耕消費金融行業多年,始終堅持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的消費金融服務,也希望消費者都能夠保護好個人信息,這樣才能避免遭遇不必要的經濟和個人信用損失,從而更加安全、高效、便捷地享受到消費金融服務。
關于捷信
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作為一家合規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于2010年底正式在中國開業,其股東為國際領先的消費金融服務提供商捷信集團。捷信致力于為那些無法被傳統金融服務所覆蓋、尤其是信用記錄缺失或很少的群體提供負責任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其業務覆蓋全國29個省份和直轄市,300余個城市。捷信與全國多個知名零售商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基于“2023戰略”,捷信不斷加速“以客戶為中心”的數字化轉型步伐。捷信積極布局智能客服,將智能機器人、質檢機器人等人工智能產品廣泛應用于多種場景,運營效率顯著提升。憑借卓越的數據捕捉和分析能力,結合大數據、云服務、自動化和生物識別檢測等現代前沿科技手段,捷信將自主核心的風險控制管理能力滲透到業務流程的每一個環節,以實現對每一位客戶的高效、即時服務,并最終成為他們終身可信賴的優質金融服務伙伴。
更多有關捷信信息,請瀏覽:http://www.homecreditcfc.cn
捷信集團是一家國際消費金融服務提供商,在全球8個國家開展業務。捷信集團在中東歐(捷克共和國與斯洛伐克)、哈薩克斯坦、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地運營。截至2022年6月30日,捷信集團通過全球大約289,388個貸款服務點(POS)、貸款處、辦事處、郵局、汽車經銷商組成的龐大銷售網絡,迄今已為超過1.1億客戶提供貸款服務。
更多有關捷信集團信息,請瀏覽:www.homecredit.net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