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應鏈能力為底座,京東企業業務延伸出滿足不同企業需求的模塊化、一站式服務
文|施然
最近幾年,企業的經營環境面臨著許多不確定性。
當企業面對復雜壓力,“降本增效”這四個字的重要性也被提到了更高的高度。
現象在今年表現得格外明顯。每隔不久,社交媒體就會出現企業縮招、裁員的消息。除此之外,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2022上半年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增速下降2.3%,企業在營銷側的投放方面,也更加“精打細算”。
隨著企業對于降本增效、市場營銷、數字化升級的需求增強,近些年火熱的“企業服務”賽道的供應商,也在為企業提供更多對抗不確定性的可能。
據IT桔子顯示,截至9月26日企業服務已是國內一級市場投融資交易累計數量最多的行業,超過9700筆,總融資金額也已接近8000億人民幣。
圖源:IT
桔子供給端很是火熱,但賽道的火熱是否代表著企業的問題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企業服務的遠水和近渴
過往談及企業服務,外界更喜歡關注市場空間、討論滲透率,這些都是從供給端的視角看問題。但企業究竟需要怎樣的服務?這個問題的討論熱度并不像前者那么高。
無論是老牌的企業服務商,還是新進玩家,大多都是從自身的能力基礎出發,以單點環節、單點場景切入服務企業。但對于需求端的企業來說,這樣的模式也容易帶來一些困擾。
長遠來看,企業采用各種針對某個環節的解決方案也容易形成新的信息孤島,相應的數據沉淀無法得到高效的流通和利用,不利于公司整體高效數字化的實現。
試想一下,如果一家企業在采購時用A產品,在資產管理環節用B產品、財稅,人力又用C的產品,勢必會帶來額外的管理成本。
企業作為商業主體是極度務實的,無論是引入企業服務還是開展數字化轉型,根本的目的都是降本增效。如果接入各種企業服務后,降本增效程度不顯著,卻還帶來了新的問題,這樣的企業服務難言成功。
管理咨詢公司科爾尼發布的《中國企業服務市場白皮書》指出,目前中國企業服務市場整體競爭格局高度分散,百花齊放,企業端越來越需要全鏈路、全場景的整合服務能力,特別是受制于規模和資金實力,卻又關系著經濟韌性的中小企業。
供給端和需求端處于一種“遠水”和“近渴”的關系,尚未完全匹配。
這正是目前國內企業服務領域的“錯位”所在:企業需要更綜合、更全面的方案,尤其是挑戰驟增的當下。
京東企業業務的發展路徑
京東企業業務是當前企業服務市場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之一,也是京東集團服務企業客戶的窗口。過去近十年時間,京東一直深耕企業服務市場,累計服務超800萬家企業客戶,含九成以上的在華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全國近70%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十年800萬客戶的增速,放在C端可能僅僅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但在以“慢生意”著稱的toB領域,已經能夠稱得上是“超高速發展”。
京東企業業務取得這一成果背后的重要邏輯,是始終保持“服務者”的姿態——不是讓企業“就著”我的方案來,而是企業“需要什么”,京東就提供什么。這種長期圍繞企業訴求來發展業務的思路,成就了今天的京東企業業務。
“企業客戶提出的問題和需求都會落到一個個具體的業務場景,因此京東企業業務的技術和產品始終緊緊圍繞‘場景’二字。
日前,在2022京東企業業務合作伙伴大會上,京東企業業務對外展示了最新的布局。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企業業務事業部總裁李靖宣布,京東企業業務將聯合數萬家品牌商、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企業服務商等合作伙伴,將專業服務能力、數字化產品、千行百業內需的洞察高度融合,以數智供應鏈與服務,滿足企業不同發展需求,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為企業客戶創造最大價值。包括我們討論一項技術開發是否值得做,思考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能否從客戶場景需求出發、與業務深度融合真正為企業創造價值。”
基于已積累的大量企業服務樣本,和對企業運營場景、流程以及需求的深刻理解,京東企業業務提煉出了八項企業“通用”的管理場景,并針對性打造了市場營銷、柔性快反定制、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場景化企業服務解決方案。
以營銷場景為例,京東全面整合了自身的供應鏈優勢與全場景的服務能力,面向節日營銷和場景營銷提供了一套用戶和業績雙增長引擎的解決方案。在京東供應鏈優勢基礎上,這一方案整合了京東的數據分析、智能決策、互動營銷等驅動增長的核心能力,通過組件化、輕量化的營銷工具,低成本的賦能給客戶。
某大型車企的車主積分商城,就曾由于缺乏優質的供應鏈和互動玩法,遭遇客戶活躍度和增長的“瓶頸”。京東企業業務為其打造的會員積分營銷體系和定制化的商品池,不僅提供了一站式的積分發放、積分管理以及積分兌換的閉環解決方案,還大幅提高了激勵形式的豐富度,實現了用戶活躍度的快速增長。
需要強調的是,京東企業業務的能力并不是把面向消費端的京東商城接入企業端那般簡單,長期扎根產業端的經驗,鍛造出了京東企業業務的B2M能力,讓其能為客戶和合作伙伴創造新的價值。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京東企業業務和伊利的合作。
過去幾年,京東企業業務也一直和伊利集團保持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共建“企業級供應鏈”、共同開拓B端市場方面開展了深入合作。例如伊利集團就將“國潮風”與企業營銷場景緊密融合,攜手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聯名推出了“超濾青花瓷限定裝”,將青花瓷樣品紋案印在超濾牛奶瓶身上,打造出了一副古韻典雅的“中國禮”形象。今年中秋節前夕,伊利集團攜手京東企業業務將這款“超濾青花瓷限定裝”正式面向企業級市場進行了發售,并迅速出圈,成為商務饋贈場景首選單品。合作中,京東企業業務迅速將這款適合中秋饋贈的產品,對企業客戶進行了匹配及交付。同時,京東企業業務針對企業的交付驗收習慣,提供了多點同時配送、多次采購集中送、一次采購分批送等多種B端專屬配送方式,保證交付效率。
做好企業服務需要“產業思維”
更重要的是長期堅持“產業思維”。
客觀地講,像京東企業業務這樣的能力在行業里并不多見。京東企業業務成為為數不多的能跨行業、為大中小企業提供綜合性服務的企業服務商,這離不開京東集團扎實的新型基礎設施、高效的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創新的技術服務能力,
因為,不同于2C的消費服務,企業服務需求主要來自于企業經營變革的驅動,具有差異化與服務高度復雜的特性。
因此如果靠自身“單打獨斗”,就只能在單一環節上做文章?!吨袊髽I服務市場白皮書》提到,目前市場上有諸多單點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從各自視角解決需求端痛點。事實上,并非這些企業不想做全鏈條、全場景,只是企業服務太復雜,僅靠一家之力,做好一個環節的服務已經是極限。
想要做整合,只能走生態發展之路。在2022合作伙伴大會上,京東企業業務也提出了“產業為本、生態為勢”的新主張。
李靖表示,京東企業業務希望做到“從產業中來,到產業中去” ,做更高效的產業鏈接。借助從多年服務企業經驗中積累的大量行業KNOW HOW,以數智化的能力為基石,和生態伙伴一起做好上下游資源的高效整合,全面提升產業效率。一方面,京東會堅持將長期積累的核心能力對外開放,大力推進開放生態戰略,通過集成與被集成的生態路徑將生態中的供應鏈能力、數字化能力進行模塊化的重構,打造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建構高度開放的新型互補共贏商業生態系統。另一方面,京東內部的創新,也會第一時間推動成果外延,與合伙伙伴共享京東經驗。
據統計,目前已經有數萬家品牌商、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企業服務商等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能力生態、業務生態和平臺生態。例如,京東企業業務還攜手合作伙伴“易點易動”打造了集“采購-管理-服務-處置”于一體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從資產采購、驗收入庫、日常管理,到清理盤點和報廢處理全流程的資產管理能力。此外,京東集團就多次投資小熊U租,基于深度且長期的戰略合作,為大量企業提供包含租賃、技術服務、資產管理、回收等在內的IT辦公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解決方案。
國內一家云計算服務商,在全國上百個城市及地區設有微數據中心機房和分布式算力資源,是國內外多家一線音視頻互聯網巨頭、云計算公司、獨角獸創業企業的主要提供商。在其原本經營模式下,一次性采購服務器占用了大量資金,且運維成本過高,嚴重制約了公司的快速擴張。該公司采購負責人表示,“基于京東企業業務定制化的服務器租賃解決方案,包括1500臺服務器的租賃和打包的運維增值服務,由買轉租,就幫助公司單月節省現金將近800萬元,同時更是支持將成本分攤到月,實現了項目成本的可視化。在第一次合作時,依托京東專業的技術團隊和強大的履約能力,單次完成交付500臺設備,有力的支撐額公司業務的快速拓展。”
企業服務也是這樣,它確實是風口,但核心還是要回到價值創造上,真正站在客戶的視角想問題,做好苦活累活,幫客戶實現降本增效。
這些年來,行業里的各個細分賽道總是呈現“大起大落”發展敘事。一定程度上,這要歸因于局內人總是將具體的賽道理解為“風口”,可如此出發點往往走不遠。京東企業業務代表了一種積極的范式,而當更多優質的企業服務商出現,切實服務好企業客戶,中國企業的發展韌性也將由此得到強化。(來源:財經十一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