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A股市場重點指數跌幅超5%,投資者在面對較大幅度的回調時,該如何調整投資布局,抓住市場機會?建信基金認為,近期市場調整后,當前市場已經具備一定的底部特征,股債性價比較為突出。隨著經濟企穩的跡象逐步顯現,市場后續有望進入弱復蘇狀態,可以關注當前時點的左側布局機會,看好基建地產、消費以及信息技術創新與國企改革三大方向。
整體來看,9月A股市場普遍下跌,但不同風格的標的在跌幅上存在分化,對比之下,中小盤成長股跌幅較大,大盤價值則相對抗跌,市場整體估值處于歷史較低分位。從具體行業來看,9月除煤炭行業收漲之外,金融地產、能源和消費板塊跌幅相對較窄,表現出一定的防御屬性。短期悲觀情緒的釋放已經較為充分,短期經濟預期逐步企穩,盈利預期較4月底已經有所上修,投資者無需悲觀。
隨著施工旺季的到來,基建相關的高頻數據表現向好,經濟企穩的跡象逐步顯現,有望進入弱復蘇的狀態。同時,銀行間利率和票據利率也明顯回升,這意味著寬貨幣開始向寬信用傳導,前期政策效果開始顯現。政策方面,房地產政策的放松周期仍未結束——9月29日央行、銀保監會階段性取消部分城市首套房貸利率下限。隨后9月30日財政部、國稅局出臺的換房予以個稅退稅的優惠政策有望進一步提振居民的房產改善需求,二手房買賣更受利好。同時,考慮到年內銷售增速的低位水平,可以對后續的市場修復趨勢保持信心。
就外部環境而言,海外流動性壓力尚未解除。9月美國經濟與就業數據好壞參半,中期來看,相關指標顯示通脹或將快速回落,但實際傳導仍需要一定時間,因此未來一段時期的外部流動性仍然面臨一定的壓力,這意味著匯率有可能繼續對A股形成一定壓制,但我國市場核心仍取決于國內自身經濟預期的改善。
展望后市,當前市場估值和交易情緒都已經處于歷史較低水平,相關風險因素解除的重要節點值得密切關注。具體而言,可以把握三大方向。一是基建地產鏈政策預期改善機會,主要集中在地產、建材和家居家電領域。二是CPI鏈條的消費板塊機會,包括養殖、食品飲料等。三是以信息技術創新與國企改革為代表的主題性機會。另外,針對三季報披露的特殊時點,建議關注三季報業績增速明顯且此前超跌的品種,如鋰電池、軍工、光伏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