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漫長的回調之后,醫藥板塊終于迎來樂觀局面。特別是10月14日以來醫藥板塊各主要指數漲幅顯著,開啟了新一輪反彈行情。對此,建信醫療健康行業股票基金經理馬牧青認為,展望四季度到明年,依舊可以保持對醫藥行業的樂觀態度,當前行業的估值已經到了一個相對較低的位置,隨著下半年行業業績的逐步釋放,醫藥板塊行情或將迎來修復期。
馬牧青本碩均就讀于北京大學,擁有生物與金融雙重學科背景,于2016年7月加入建信基金,自2021年底開始擔任建信醫療健康行業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基金定期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建信醫療健康行業自2021年12月28日成立以來,實現了3.82%的漲幅,在今年的震蕩行情中守住了正收益。除了建倉期躲開了下跌,回撤較小,投資團隊在行業結構的變化輪動中積極把握機會,進行個股挖掘,也成就了該基金在同類產品中相對亮眼的業績表現。
對于近期行情上漲的原因,馬牧青表示,主要是受到政策和業績兩大核心要素的驅動作用。政策方面,近期發布的財政貼息貸款政策以及集采規則的調整,均有利于醫藥行業整體政策環境的改善,提升行業整體景氣度。結合此前醫藥行業整體較低的估值水平,因此出現了這一輪快速上漲。另外,醫藥行業的業績一直處于相對穩健,甚至是超預期的增長狀態,而集采規則的調整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企業業績的可預測性,有望緩和行業整體的估值壓力,從而提振市場對于醫療行業的信心。在這兩大核心驅動力的改善作用下,過去兩周的醫藥板塊經歷了一波快速增長。
談到未來醫藥行業的走勢,馬牧青則保持著謹慎樂觀的態度。她認為,近期醫藥板塊上漲迅速,后期或將保持震蕩上行,但斜率會有所下降。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隨著政策環境的改善,存在機會的醫藥相關子賽道逐步增加,獲取超額收益的機會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整個醫藥行業的經營呈現比較穩健的特征,即使是疫情期間,醫藥依舊保持著較為穩定的業績增長,有相對優勢。
展望后市,整個醫藥行業個股挖掘的范圍在不斷拓寬,這也意味著獲取超額收益的機會在不斷增加。具體而言,馬牧青看好四大方向。首先是醫療器械領域,隨著國內技術的不斷攻堅以及市場需求的擴張,自主可控和醫療新基建的整體行業需求和資金面均將有所改善。其次,得益于政策端的支持,中藥與創新藥兩個板塊的性價比逐漸凸顯。最后,盡管當前整體的消費醫療意愿并不顯著,但消費醫療在整個消費領域中屬于較為剛性的方向,后續的投資機會還需要考慮整體消費政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