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落實國有企業改革“1+N”政策體系和頂層設計的施工圖,是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發展,引領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
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綠發)自2020年重組成立以來,深入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傳承改革基因,按照“優化資本布局—調整產業結構—機制市場化—管理法制化”總體步驟,改革步伐蹄疾步穩,全面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聚焦治理機制改革 推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見成效
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加強董事會建設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重點任務。為此,中國綠發打出一套“組合拳”。
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中國綠發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機制,實現所屬單位董事長(執行董事、負責人)與黨組織書記“一肩挑”,7家黨委建制單位均配備專職副書記和專職紀委書記。中國綠發明確黨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的范圍清單及程序,有關事項均事先經公司黨委前置研究;把前置事項嵌入公司重大事項決策權責清單,實現“多單一表”;指導各單位研究制定黨組織前置事項清單,厘清黨組織與董事會之間的權責邊界。
中國綠發的董事會授權制度建立也卓有成效。中國綠發推進子企業董事會建設,實現100%應建范圍內的子企業建立董事會且外部董事占多數,并建立專職外部董事庫和外部董事辦公室。同時,按照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凈利潤、職工人數四個維度,中國綠發研究明確六家公司為重要子企業;落實國資委相關要求,開展完善公司治理培訓,促進各重要子企業董事會規范運行。中國綠發積極研究子企業董事會召開形式,建立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的管理制度。
中國綠發進一步優化管理體系,鞏固現代企業制度改革成效。數據顯示,較2020年,中國綠發精簡總部部門29%、縮編28%。中國綠發覆蓋綜合職能和四大產業,完成權責手冊編制,梳理優化權責1558項,重塑流程指引385項。
優化國有經濟布局與結構為高質量發展鋪平道路
中國綠發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戰略部署,著力推動產業體系升級發展,
中國綠發圓滿完成上市平臺資產置換工作,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由房地產開發調整為綠色能源投資運營,市值不斷提升,取得深入推進改革三年行動以來的重要成果,成為通過資本運作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的成功改革實踐,得到資本市場和社會各界高度認同。
同時,中國綠發堅決清退“兩資”企業,持續推進重點虧損企業治理、壓減工作,研究落實公司壓減工作。中國綠發采用一企一策的方式制定重點虧損企業治理方案,并按月督導扭虧減虧工作情況,持續推進“兩資”清理。中國綠發也正在加快建設數字化企業。目前,中國綠發國資監管業務已經實現公司各單位全覆蓋。
健全市場經營機制 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動力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國資國企系統在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方面按下“加速鍵”,其中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成了“牛鼻子”。
鼓勵“能人舉手”,實現上崗靠競爭。中國綠發在總部及各級子公司開展“起立競聘”,實現崗位與人員的流轉。同時,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按照定量為主、一企一策、一崗一策原則,科學設置差異化考核指標體系,高質量簽訂崗位協議書、年度考核責任書和任期考核責任書等契約資料。
激勵機制是提升企業活力和效率的動力源泉。中國綠發通過建立以效定薪、績效聯動、工效掛鉤的工資總額管理模式,保障效益效率在薪酬資源配置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強化正向激勵和效益導向,優化基本薪金和績效薪金定薪機制和固浮比,通過業績考核進一步拉開薪酬差距;制度層面明確“5+N”專項激勵考核模式,構建了覆蓋項目全周期的一體化激勵體系,提升了激勵的層次性、精準性和時效性。
持續加強黨的建設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新時期國企黨建工作的根本要求。
中國綠發嚴格落實黨委會“第一議題”、理論中心組學習“首要議題”制度,健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工作機制,建立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扎實開展“學理論、悟思想、提站位、勇擔當”政治能力提升工程、“建功新時代,喜迎二十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再學習再落實再提升主題活動。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為了讓黨建責任壓緊壓實,中國綠發編制公司黨建工作“十四五”規劃,為今后一段時間的黨建工作描繪了“施工圖”;制定“黨建引領保障深化年”方案,推動全年黨建工作落實落細;創新黨建工作責任考評方式和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在壓實責任上見實效。
同時,中國綠發充分發揮黨組織在“揭榜掛帥”、“責任制”“賽馬”中的引領作用。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中國綠發174個黨支部主動認領361項攻堅任務。并且中國綠發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先后成立共產黨員先鋒隊33支、青年突擊隊47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