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檔探尋品牌經典故事、傳遞中國品牌力量的實景拍攝大型品牌企業紀錄類節目,一直以來《中國品牌檔案》深度聚焦各行各業中的優秀民族企業品牌,3月20日,隆重推出主題為《美麗中國新畫卷》的紀錄片節目,透過中鐵建生態環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建生態)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為科學治理生態環境所做出的重大貢獻,深度挖掘記錄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所發生的那些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以及為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共建地球美好家園的那些奮戰在一線的優秀企業與典型事跡。
重慶市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鐵建生態環境治理經典案例
由于緊鄰城區、多頭管理、保護區發展受限等原因,長期以來,重慶市縉云山周邊村民“靠山吃山”,早期對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較差,私搭亂建、違規經營、農家樂無序粗放發展等破壞生態的事件屢見不鮮。
抱著“既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重慶市啟動了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憑借著在生態環保行業的全產業鏈優勢,這一重擔落在了中鐵建生態環境有限公司肩上。據了解,整個計劃投資達 6 億元,總體包括雨鳴澗水系景觀提升工程、G75縉云山出口至山門沿線景觀打造工程、騰龍埡區域節點景觀提升工程、縉云山生態環道等共17 個子項工程,規模大,工期緊,要求高,一系列挑戰擺在面前。
既要守住生態顏值,又要融入人文氣質,為了保護原生植被,將二次破壞降到最低,團隊采用修復與建設同步進行的方式,先后克服了雨季施工、施工場地狹窄、高邊坡作業、病蟲害消殺等不利因素,最終憑借優秀的組織能力和精湛的工匠技藝出色地完成了整治任務,向重慶市人民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如今,重慶市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古樹參天、綠意盎然。湖邊步道上,人們三三兩兩聊天散步,湖上煙霧輕輕升騰,儼然一幅和諧生態的動人畫卷,成為中鐵建生態環境有限公司乃至國內生態環境治理中的經典案例。
四川省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鐵建生態植被涵養示范基地
短期的改造可以加快恢復生態,但長期的植被涵養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在四川省成都市龍泉山上,郁郁蔥蔥的山林間煙雨空漾,各種植物爭奇斗艷,鐵建生態的團隊正在進行儲備林工程作業,不久前種下的株株楠木更是茁壯成長。在他們的努力下,有力地推動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增綠增景”,有效提升了“增綠增景”的專業化、規模化水平。
山東龍口市海岱工業園區
——鐵建生態污水治理樣板工程
黨的二十大報告當中,對環境污染的防治非常重視,鐵建生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陜西、山東、云南等地圍繞污水處理、河道治理、人居環境提升等領域做了諸多實踐,山東龍口市海岱工業園區,鐵建生態打造的污水治理樣板工程成為重點試點工程。
為了達到最好的治理效果,鐵建生態團隊先后調研了所在區域各類水體的形成原因,考察了多種污水處理設施功能利弊,通過對多項污水處理工藝的優中選優,最終提出了《龍口市全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規劃》方案。
站在運維平臺大屏前,通過自動水質監測裝置,污水處理運行的進出水及各處理單元的水質、水量一目了然,還可以設定中控算法規則,實現對污水處理各個單元的自動監測與調度運行。這是鐵建生態團隊為海岱污水處理廠量身打造的智慧化大腦,通過物聯網工程及信息化手段的導入,對后期運維的智能化及成本節約發揮了重要作用。從污水收集過程,到資源產品轉化,再到長期穩定的運營維護,鐵建生態努力打通了生態治理的全生命周期,以先進的理念引領著整個行業的發展。
中鐵建生態環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瑛瑋表示:“我們的經營方針是‘鐵建生態,共贏未來’,實際上就是為老百姓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作為一家央企,鐵建生態主抓服務類、公益類項目,積極踐行‘建設美好環境’的社會責任,服務于人民。”
多維度探索,多層次發力,在建設“生態中國”的浪潮里,鐵建生態依托在生態治理領域的深度布局與資源經驗積累,充分發揮央企責任擔當,以舍我其誰的勇氣和決心,不斷打磨時代精品工程,用孜孜不倦的匠心精神不斷突破科技瓶頸障礙,為行業發展注入無限可能,他們矢志不渝篤行不怠,在繪就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奮斗足跡。(文/杜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