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主推技術“健康耕層構建技術”助力農田地力提升

2023-05-28 10:07:12 來源:財訊網

打印 放大 縮小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健康耕層構建是高標準農田地力提升的關鍵因素,農田地力提升對增加糧食產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決定性作用,是落實黨中央提出的“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方針的必要實施途徑之一。

2023年5月22日,河北省衡水市召開由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辦、河南省土壤調理與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的以“推進農田地力提升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為主題的“第四屆全國土壤調理與修復高層學術研討與論壇會議”。會議旨在探討當前耕地質量地力提升新技術、消除土壤障礙因素、構建健康土壤環境,實現耕地質量持續穩步提升等新技術和新途徑,為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端牢中國飯碗獻計獻策。

研討會現場

來自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河北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山西農業大學、河南省土壤調理與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河北等20個省市的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農業技術推廣站、土壤肥料總站、農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相關單位的180多人參加了會議并進行了觀摩。

觀摩會現場

22日上午,與會專家學者及各地代表對深州市高標準農田地力提升進行了現場觀摩。對健康耕層構建技術(松土促根土壤改良技術)在加深耕層、打破土壤板結等方面應用效果給予高度肯定。

與會代表首先觀看了松土促根土壤改良技術在河南、河北等地高標準農田土壤改良所表現的加深耕層展示。

深州市大馮營鎮中李村李信華家庭農場負責人李友田對高標準農田地力提升應用松土促根土壤改良技術的基本情況和施用效果進行了介紹。他說:“本塊高標準農田共計130畝的旋耕地塊,為小麥應用松土促根土壤改良技術示范區,土壤類型是潮土,小麥品種為冀緣1016,播期是2022年10月24日,播量每畝30斤,松土促根劑是在2022年整地時結合基肥施入土壤的,施用量為一畝地兩袋4斤。在返青都看出來了,明顯不一樣,應用的長的返青快,旺,濃綠,比對照好,施用的分蘗也多。大家都看看這邊是施用的,那邊是沒有施用的,一對比都看出來了。里面的沒有施用的小麥我看了一下,紋枯病要比施用的嚴重的多。你看這個施用的小麥籽粒飽滿,長勢多整齊!施用的耕層土壤多深,根系多好!

農場主李友田(右一)

與會人員在現場講解的引導下,對小麥的根系和耕層、土壤緊實度進行了觀摩。專家介紹說,示范區地塊應用松土促根土壤改良技術后,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養分。從現場的效果看,土壤更加疏松,更有利于小麥根系生長,大大提高了土壤養分、肥料養分和水分利用率,也就是提高了耕地質量,培肥了地力,為土壤構建了一個健康的耕層,為小麥增產豐收打下了基礎。

李 榮

學術研討會上,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副主任李榮研究員做了《構建健康耕層—保護性耕作新探索》的學術報告。

從保護性耕作與健康耕層構建、新型保護性耕作探索與實踐和健康耕層構建展望三個部分做闡述。

李榮指出,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健康耕層是農田地力提升的關鍵因素。我國當前耕地退化嚴重,土壤板結、耕層淺薄日益加重。健康耕層的構建是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和質量興農的時代要求。用健康的土壤生產優質的農產品,滿足居民不斷上升的消費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李榮以非機械松土新方法與免耕、淺耕相結合的優勢為例,介紹了健康耕層構建技術-松土促根土壤改良技術在高標準農田土壤改良上的加深耕層、增產提質和在多省多種作物上等方面展現的突出效果,并對該技術進行了優勢分析。稱之為是一種比較可靠的非機械松土新方法。

李榮說,有農民朋友用打油詩對該項技術這樣的積極評價:“加深耕層不深耕,用到田里地自松;加深耕層三四寸,一寸頂上一遍糞”。

李榮最后指出,旱澇保收、高產穩產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健康耕層構建是高標準農田地力提升的關鍵因素。新保護性耕作—構建健康耕層對于糧食產能提升、耕地保護、提升土壤有機質,實現農業綠色發展和“雙碳”目標都有積極作用。

李 榮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建設專家組組長徐明崗研究員做了《我國耕地質量退化與提升關鍵技術》的學術報告。他說,很長一個時期,由于高強度、不合理的利用,全球土壤退化嚴重嚴重威脅糧食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保護并利用好土壤資源迫在眉睫。我國土壤退化面積達40%,耕地面積減少,人口增加,糧食安全壓力大,現在和將來,提升耕地質量都是戰略選擇。

徐明崗從我國耕地質量現狀與突出問題、耕地質量核心指標-土壤有機質提升的原理和技術、有機質提升與產量關系-高產穩產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做個闡述。我國耕地質量基本特征可概括為“三大”、“三低”,即中低產田比例大、耕地質量退化面積大、污染耕地面積大;有機質含量低、補充耕地等級低、基礎地力低。

他說,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當前還存在著重基礎工程建設,輕土壤改良地力提升,根據中央一號文件要求,要補齊土壤改良地力提升的短板。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牢固樹立“堅守耕地紅線就是守住14億人的口糧底線”的觀念,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另一方面,要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深入推進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加快實施“藏糧于地”戰略,全面落實高標準農田建設舉措,構建作物生長與土壤健康和諧共生關系,全面提升耕地在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的保障能力。

徐明崗

河南省土壤調理與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傳忠研究員做了《高標準農田地力提升新技術應用》的學術報告。分別從耕地質量存在的突出問題、高標準農田建設對地力提升的要求、高標準農田建設地力提升新技術、建立一套高標準農田地力提升技術體系四個方面進行了講解。

張傳忠

他說:根據農業農村部公報【2020】1號發布的《2019年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數據顯示,四等地以下占耕地總面積的68.76%,平均等級4.76,中低產田面積2/3以上。因大自然、人為、機械操作、耕作方式不當及不科學的施肥造成土壤耕層變淺、土壤板結等退化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42%以上。其中,耕層變淺、土壤板結、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營養成分失衡是土壤質量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

張傳忠針對如何解決耕層變淺、土壤板結等障礙性土壤提出了對策。他說,一是通過機械深耕深松,要選擇240馬力以上的大型機械,深翻深松35cm以上(NY/T2148高標準農田建設)。二是推廣應用農業農村部農業主推技術—“健康耕層構建技術”,其核心物化技術是施用具有松土功能的土壤調理劑2kg/畝(松土促根劑),從多年試驗示范數據來看,該技術可使耕層土壤容重降低0.13~0.24g/cm3、孔隙度相對提高8.7%~17.1%,加深耕層5.3cm~10.6cm,使農作物種植更加宜耕宜生,作物增產10%-30%。該技術是一項經過十余年驗證的科技成果和成熟的有效技術措施,2021年被農業農村部作為耕地質量提升類“健康耕層構建技術”。被農業農村部專家稱為“一種非機械的松土新方法”

觀摩會現場張傳忠介紹農業農村部農業主推技術

該技術還能提高作物品質。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郭天財教授、謝迎新博士通過研究發現,應用健康耕層構建技術的小麥籽粒淀粉糊化開始時間最快為1.60±0.06a,峰值時間減短為6.00±0.26a,淀粉糊化峰值黏度最高可達1429±19.1a,提高了小麥淀粉的熱穩定性,增強淀粉糊的凝膠性和凝沉性,進而起到改善小麥籽粒淀粉品質的作用。

張傳忠用大量的實例做了詳解。自2018年以來,“健康耕層構建技術”被多省100多個縣市區作為“疏松土壤、加深耕層、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質量”的重要措施,納入到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壤改良項目中,得到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領導的肯定、有關專家的認可、項目區農民的好評,為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質量提升提供了一條科學、實用、有效的途徑。

觀摩會現場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沈仁芳研究員做了《我國耕地土壤問題與對策》學術報告。就土壤基本概念及其功能、我國耕地質量存在問題和對策建議做了深入細致的分析。針對我國現在耕地狀況,他說,我們要摸清家底、理清原因、科學施策,加強管理體制機制完善和耕地質量監測,進行耕地風險評估、治理修復和風險管理。

沈仁芳指出,黨中央多次指示要解決好耕地問題。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把提高糧食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確保在極端情況下靠國內產能和儲備,能吃得飽,挺得過。在糧食生產上,必須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和科技支撐。

國家“十四五”規劃也明確指出“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著力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沈仁芳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韓曉增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王敬國教授分別在研討會上做了《肥沃耕層構建及其在黑土地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的應用》、《從土壤質量到土壤健康——問題與挑戰》的報告。

韓曉增

王敬國

河南省平頂山土肥站站長柴文安做了《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壤改良經驗》介紹。他說,平頂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目前共有耕地面積387萬畝,由于常年旋耕和不當的施肥方式,耕層淺薄,土壤板結、土壤退化是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壤改良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平頂山市農業農村局根據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標準要求,運用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提升類主推技術-健康耕層構建技術(松土促根土壤改良技術),目前全市130萬畝高標準農田已實現松土促根土壤改良技術全覆蓋。通過在全市10個縣(市、區)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區效果監測點調查,使用松土促根劑后耕層厚度平均增加4.6cm,土壤容重降低0.13g/cm3,作物收獲后土壤墑情提高2個百分點,小麥生育期延長5-7天,穗齊穗勻,病蟲害明顯降低,千粒重增加1.2g。小麥平均產量增加13.6%,每畝實現凈利潤104元。

柴文安介紹,應用松土促根土壤改良技術,一是該技術是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提升類主推技術,河南省連續四年農業主推技術,河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指導應用技術,用著放心;二是應用該技術后,有強大的技術服務和技術培訓做支撐指導,培訓農民如何施用,并在小麥的各個生長季節,技術提供方都來調查服務,解決小麥生長中的各種問題;三是在小麥成熟季節,由第三方組織專家組進行耕層影響評價和產量測產,形成專家測產報告,和以前的培訓、調查的照片等資料匯集到檔案袋后存入檔案。做到有據可查,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好方法。非常具有權威性,沒有后顧之憂。

柴文安最后說,土壤改良是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主要內容,是多產糧、產好糧的關鍵,是沃土、凈土的有力支撐,今后,平頂山繼續認真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積極實施土壤改良,切實提高高標準農田內在質量,確保糧食增產豐收做出應有的貢獻。

柴文安

會前,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組織以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建設專家組組長徐明崗研究員為組長,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王敬國教授研究員、安徽農業大學章力干教授、河北省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主任蔡淑紅研究員為成員的專家組對深州市中李村高標農田地力提升示范區應用健康耕層構建技術的小麥進行測產和耕層評價。研討會上,測產專家組組長徐明崗研究員對結果進行了宣布,結果為:

施用松土促根劑處理小麥畝產550.2kg,對照處理小麥畝產469.5kg,施用松土促根劑較對照平均每畝增產小麥80.8kg,增幅17.2%,增產效果分別達到顯著、極顯著水平;施用區耕層深度為 23.0 cm,對照區耕層深度為14.5 cm,施用區較對照區耕層深度增加8.5 cm。

高祥照(中)

徐明崗(中)

徐明崗 宣布測產結果

專家組對松土促根劑示范進行耕層評價

當前,我國高標準農田建設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相關農業單位和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我國的高標準農田耕地質量建設得到了顯著提升,土壤調理與修護取得了可喜成績,一批新技術新措施新產品正展露頭角,在端牢中國飯碗、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今后一個時期,在完善高標準農田基礎設施的前提下,著力推進農田地力提升,改善土壤耕層結構,構建健康耕層,真正實現“農田質量高、產出能力高、抗災能力高、資源利用率高”的“四高”目標,為我國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 日本高清视频网址| 免费观看黄a一级视频日本| 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三级国产三级在线| 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下|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日本v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在线播放| 欧美极品JIZZHD欧美|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的车视频|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频播放尤物| 800av在线播放| 天天爱天天干天天|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中国| 日本人内谢69xxxx|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导航| 俄罗斯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综合五月天婷婷丁香| 国产三级在线免费| 香蕉视频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131美女爱做视频| 国产麻豆free中文| JAPANESE在线播放国产| 嫩草影院在线播放www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一区|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版在线3|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三级|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亚裔玉videoshd和黑人| 神马伦理电影看我不卡|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