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遺產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是無價之寶。新時代的工業遺產如何延續生命、煥發新的活力?
10月8日,“古菌釀造,頭排開窖·第十屆封壇文化節暨國寶李渡酒莊主題月”活動正式收官,李渡在此次活動中以五大“創意主題周”的形式呈現了國寶李渡酒莊首次頭排開窖及多項創意文化活動,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從早先的封壇儀式到文化節,李渡以技術創新、沉浸式體驗創新兩大“秘訣”,深刻詮釋了當“國寶”遇見“國寶”后,工業遺產會釋放出的價值和魅力。
從800年時空接力到頭排開窖,李渡續寫品質典范
主題周系列活動中,國寶李渡酒莊在首周迎來首次“頭排開窖”,這意味著國寶李渡古菌釀造開啟了新的篇章。“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全憑窖池老。”窖池見證了古老釀酒技藝的傳承和延續,是李渡品質的基石。如何在保護的同時,讓古窖池得到活化利用?李渡的秘訣是“通過技術創新活化工業遺產”。
“因為活體保護區產能有限,我們想在古窖池的基礎上做出‘一口四香’的風味。”在國寶李渡科研技術中心主任楊濤的講述中,李渡跨越800年時空接力的路線漸漸明晰。
從2021年到2023年,李渡逐步完成了國寶李渡一號實驗車間投產、國寶李渡酒莊正式投糧釀酒、國寶李渡酒莊首次頭排開窖等工作,標志著從元代燒酒作坊遺址到800米的一號試驗車間,再到8公里外的國寶李渡酒莊,李渡成功實現了古窖池微生物菌群的分離、復壯、擴培,讓167個OTU安了“新”家。
“去年11月20日我們迎來首批出酒,經過專家評定一致認為這個項目是比較成功的,今年首次頭排開窖,是我們在國寶李渡酒莊車間投產以后的第一次超長發酵期,是對技術攻關的又一次考驗。”楊濤補充道。
白酒專家栗永清認為,所有老酒企都應該重視對古菌的研究,“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為尋求在李渡高粱“一口四香”風味研究、古菌生態研究、酒莊智慧互聯網等領域的突破,李渡與江南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華為等進行深度合作,通過科技創新實現了古菌群分離、復壯、擴培上的突破,解決了古窖微生物規模化釀酒生產的核心難題,是一場少有的高價值科技創新嘗試。
從封壇儀式到文化節,創新體驗打造新增長極
對古窖池的保護活化,為創新沉浸式文化體驗提供了新的思路,從而構建起新型廠商關系,打造新的增長極,這也是李渡助力工業遺產煥發新活力的另一大秘訣。
如打造白酒行業超級IP“國粉節”,構建從“好玩”到“玩好”的新型粉絲經濟模式;舉辦“二月二啟龍步”非遺文化節,讓酒文化在沉浸式體驗中”活起來“;借助集點茶、焚香、琴樂、美食、美酒等于一體的“李渡國寶宋宴”,讓消費者領略宋代的文化美學等。
“古菌釀造,頭排開窖·第十屆封壇文化節暨國寶李渡酒莊主題月”,是國寶李渡酒莊舉辦的首個封壇文化節,也是李渡首次以五大“創意主題周”的升級玩法與國粉深度互動。
如在第四個主題周,李渡以沉浸式洞藏音樂會、房車露營音樂節兩大場景,廣邀全國各地的核心消費者一同“賞月”,在秋日狂歡中傳遞古菌釀造的魅力,在深挖品質的同時找到新“渡口”。
對于李渡而言,連續升級迭代的沉浸式文化體驗活動,是其升級品牌表達、借助文化占領核心群體心智的創新之舉。一方面,李渡通過節日搭建起與消費者的固定溝通方式,影響更多的合作伙伴及消費者;另一方面,李渡通過雙向互動帶領用戶不斷拓寬思維邊界,是企業品牌自信、文化自信和品質自信的體現。
從首屆封壇儀式至今,李渡封壇文化節已持續舉辦十屆。十年來,李渡始終以消費者為核心,致力于以“沉浸式體驗”創新,持續增進消費者對于白酒、白酒工業遺產價值的理解。與此同時,李渡也借助封壇文化節這個平臺,在技術創新中,不斷揭曉自身的品質密碼,踐行“科技李渡、文化李渡、品質李渡、貢獻李渡”戰略。
江西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朱虹認為,品質和文化是李渡酒業向上發展的關鍵。自開創中國白酒沉浸式體驗以來,李渡圍繞白酒工業遺產傳播燒酒文化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釀造技藝,將沉浸式體驗轉化為品牌勢能,在文化體驗創新中打造新增長極,并將其作為與消費者長期溝通的主陣地,活化工業遺產價值。
助力白酒申遺,加速中國工業遺產走向世界
工業遺產見證了中國工業文明的變遷,不論是有形的物質實體,還是無形的文化技藝,都對當今的時代發展有著巨大的社會價值。而李渡對元代窖池的保護活化、對沉浸式體驗的創新,加速了中國白酒申遺的步伐,有助于釋放工業遺產魅力。
從2012年中國白酒老作坊成為中國首批中國世界文化名錄名單,到2021年確定瀘州老窖、李渡、五糧液、茅臺、汾酒、古井、洋河七家酒企組成中國白酒聯合申遺籌備組,再到今年4月“中國白酒七子”聯袂發起申請進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在這個過程中,李渡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為讓白酒申遺得到更廣泛的關注,李渡還啟動了白酒申遺助力官計劃,邀請業界名人共同為白酒申遺打call,目前已獲得文學學者及藝術學博士何楚涵、知名歷史文化作家度陰山等名人的大力支持。接下來,白酒申遺助力官將來到國寶李渡酒莊,并深度對話湯司令,揭秘更多白酒工業遺產的故事。
工信部原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金書波表示,組織中國白酒申遺,不僅是對工業遺產和生產工藝的保護與傳承,更是將中華民族乃至世界傳統工業文化保護、傳承的重要舉措。
從元代燒酒作坊遺址到國寶李渡酒莊,從封壇儀式到文化節,李渡從進賢縣出發,一路走來跨越了800年的時空距離,在保護活化、沉浸式體驗中,讓白酒工業遺產的價值從沉睡走向新生,推動中國工業遺產走向世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