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如何才能終止短命的魔咒?找到做大做強做久的法門?北京華夏管理學院校長、東方戰略管理專家姜嵐昕特邀500強企業和500年企業創始人、領導人,共同探索企業強大和長壽的基因。
對話嘉賓有:
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衛華集團創始人、世華2023杰出社會企業家校友韓憲保《財富》世界500強、華潤啤酒董事會主席、全球社會企業家聯盟聯席主席侯孝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均瑤集團總裁、全球社會企業家聯盟聯席主席王均豪中國企業500強、晉南鋼鐵集團總裁、北京世華學院理事張天福483年中華老字號、廣譽遠國藥董事長、世華2023杰出社會企業家校友呂洪宇
東方戰略管理專家姜嵐昕:今天這個話題叫“500強企業、500年企業”的對話,其實比強大更難的一件事情就是怎么持續的問題。所以我們每位嘉賓講一條強大之后持續的關鍵。
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衛華集團創始人,世華2023杰出社會企業家校友韓憲保:
面對著市場比較混亂,說假貨橫飛的時代,我提出"打過一次交道便是永遠的朋友",在我那里沒有廣告,只發誓言。我說衛華的產品如果有假冒偽劣愿負法律責任,我們這個行業你快不得,不要走捷徑,要一直的把你各方面的工作做扎實、做積淀,才能使企業行穩致遠。
《財富》世界500強 ,華潤啤酒董事會主席,全球社會企業家聯盟聯席主席侯孝海:把一個企業做長久,因為穿越周期比較多、時間比較長,所以我用一個詞:迭代。其實每個企業的發展當中都需要進化,因為商業環境在變、消費群體在變,所以你的迭代就很重要。企業家需要迭代、商業模式要迭代、產品要迭代、服務要迭代。如果每一個迭代都能夠做得非常平穩、能夠穿越過去的話,那我覺得做長就有更大的可能性。
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均瑤集團總裁,全球社會企業家聯盟聯席主席王均豪:很多人為了追求500大而500大把自己給撐死,我始終覺得世界五百強,包括中國五百強,是以營業額一個指標去做。事實上,這就是世界五百大,我覺得應該有多個緯度指標,可持續性、稅收發展了多少年,這些應該來說綜合有一個評分體系才對。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它不是短跑,所以把做久放第一位,他自然會強,耐得住寂寞,然后自然也會大。
中國企業500強,晉南鋼鐵集團總裁,北京世華學院理事張天福:
人才,人才的選用,怎么選、怎么用、怎么培養,最后留住人才,能長期的在企業里持續,再加上一些機制給他配套,逐步會讓企業更持續、更能長久的發展下去。
483年中華老字號,廣譽遠國藥董事長,世華2023杰出社會企業家校友呂洪宇:
廣譽遠近五百年不斷在傳承這樣一個厚重的歷史文化,兩個國家保密配方,三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譽遠一直傳承著"濟生拔萃,志在活人"這樣一個初心理念,一直尊崇著"非義而為,一介不取;合情之道,九百何辭"的經營理念。不道義的一分錢都不取,合情合理的再多也不推辭,我們更多得到了先人的智慧,就是靠良知和品德。
能夠走向500強&500年的企業少之又少,這背后的邏輯是非常值得探尋和借鑒的。不僅要在產品上有極高的追求,苛刻的標準,持之以恒的堅守,還需要用良知、用道義、用品格去傳承文化,更需要在商業活動中遵循規律、遵循本質、放棄幻想、丟掉僥幸,才能真正的把企業做強、做久。